臺海網(微博)4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志福)近年來,隨著漳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涌現出一批批拆遷戶,他們作為另一支購房主力軍,越來越受到開發(fā)商的重視,這一人群也成為一些樓盤爭取的對象。如何撬動拆遷戶入手買房,也成為開發(fā)商營銷的一個重點。
馬上入住 實景現房備受青睞
龍文區(qū)是漳州新興的城區(qū),在城市化進程中成為漳州市拆遷的重點區(qū)域之一,此地有著眾多的拆遷戶。陳先生家本來是龍文區(qū)某行政村的居民,去年響應政府棚戶區(qū)改造的號召,其居住的自然村被納入了改造行列,他家多套樓房被拆遷。根據目前該區(qū)域拆遷的有關規(guī)定,在拆遷方案中,拆遷補償被拆遷人可自行選擇“產權調換”或“貨幣補償”。陳先生選擇折中方案,由于獲得400多平的面積補償,他打算其中200平采取“貨幣補償”,剩余的拿安置房。
據陳先生透露,他們這里像他選擇“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兩套方案并行的拆遷戶不在少數,主要是考慮盡早有自己的房子居住,免去漫長等待安置的焦灼,按照陳先生的話說,“租別人的房子住不自在,現在買套房子就能盡早享受生活”。他表示,盡管政府已經規(guī)劃好回遷安置小區(qū),并出臺了建設方案,但是地塊還沒有正式動工建設。起碼還要經過3~4年的時間才能搬進新房子,這將會是漫長的等待,期間還需要租房子度日。
所以,能盡快入住、成熟居民小區(qū),陳先生的購房要求代表了如今不少拆遷戶的購房需求,相對于二手房,新房更受拆遷戶的青睞,實景現房成為他們物色的目標。陳先生打算買步文鎮(zhèn)一帶商品房,一來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這里,工作生活比較熟悉方便,二是希望能夠馬上裝修入住,要選擇買現房。另外小區(qū)的配套環(huán)境要好,畢竟他們不是剛需購房,手頭還算寬裕,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環(huán)境。
不差錢 拆遷戶偏愛大戶型
導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陳先生這批拆遷戶中,不少人更中意130平~140平左右的三房或四房戶型。阿意(化名)家的房子也是去年被拆遷,拿到貨幣補償款后,就在距離原住地不遠的某小區(qū)購房了一套135的商品房,房子正在裝修中。阿意告訴導報記者,原本家庭的住宅有三層,總面積也有300多㎡,習慣居得寬敞一些,有了補償款,也不差錢。據阿意透露,他們這批拆遷戶中,共有十來戶家庭購買這里,戶型也與他家差不多。
在價格方面,陳先生與阿意一起拆遷的購房者大多選擇6000元/㎡出頭的商品房,這與貨幣補償的標準有關。據相關部門的拆遷補償條款細則顯示,住宅貨幣補償的基本標準為框架結構4264元/平方米,在通知征收規(guī)定期限內搬遷騰房并簽訂協議的,選擇貨幣補償的,按可安置面積獎勵400元/平方米,因此貨幣補償4600多元/㎡,有些拆遷戶就得用200㎡的補償款換購一套單價在6000多元的130㎡~140㎡商品房。
有業(yè)內人士介紹,囿于貨幣補償水平,這些有購房意愿的拆遷戶對總價有一定要求,如果再配合更進一步的優(yōu)惠,則會更打動這部分人。的確,阿意表示,當初他們選擇購房該樓盤時,除了看中去年年底即將交房之外,一大因素也是開發(fā)商給出比較誘人的折扣,他們“組團到”售樓處進行砍價,原本7000多元/㎡的價格,最后以6100多元的單價成交。因此有優(yōu)惠,且已經有交付房源的更受拆遷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