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鋪名字的由來
有人好奇“老媽包子鋪”名字的由來。“在我的印象中,我媽撐起了這個家。我也是吃著媽媽做的包子長大的。”10多年前,董傳斌在福州市區(qū)從事財務工作,每月六七千元的工資不算低。
“我媽媽老了,這個家由我來撐。”董傳斌辭職后,接手了包子鋪,一干就是10多年。
為了將這份屬于“媽媽的味道”傳承下去,他將包子鋪取名為“老媽包子鋪”。
包子有溫度,更有人情味。從3歲起就吃包子的鄰家小孩,都已長大,有的在外地工作。每次回來,他們都要買一籠包子帶走。原來,包子里有他們的童年。
起步鎮(zhèn)79歲的陳依伯是一名熟客,他就好這一口包子。原來,包子里有羅源的老味道。
尋人間煙火味,不妨吃“福州第一包”;找鄉(xiāng)愁的記憶,不妨到羅源“中亭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