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基本功
確保“一刀到底”
楊連明號稱“楊一刀”,他自1994年起從事車輛鏇輪工作,為了鍛煉手部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他曾用端乒乓球、端滿水碗等土方法來強化訓(xùn)練,確保“一刀到底”,防止中途加刀時可能發(fā)生的崩刀、切削表面不平整等情況。
動車組的車輪由鋼材制造,長期運行,車輪表面會因磨耗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磨損和凹陷,使車輪圓度不夠,形成更大的裂紋、造成內(nèi)部損傷,影響車輛運行的平穩(wěn)性。為此,動車組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進行鏇輪,把輪子鏇修到正常尺寸。
楊連明介紹,以CRH380動車組為例,每運行20萬公里~25萬公里就需要進行一次車輪鏇修,如果遇到外物擊打等特殊情況產(chǎn)生車輪踏面剝離、擦傷,這些嚴重的凹陷甚至可能影響動車組運行的安全,就需要進行加班加點的臨時鏇輪。
多年來,“楊一刀”鏇修動車500余組、輪對16000余條,安全生產(chǎn)2931天,確保了動車安全的運行。
聽到車輪聲
就知道有沒有“生病”
鏇輪這項工作看似粗大笨重,其實卻是精細至極的事情。每個鏇輪刀的刀頭厚度僅為1微米,每天要鏇修多達64個動車組輪對,相當于用1/10粗細的頭發(fā)絲在幾十平方米的堅硬鋼鐵上“雕刻”。
“雕刻”過程必須慎之又慎,雖然有電腦輔助,但是遇到一些異常磨損的輪對還是需要人工操作。“楊一刀”靠著多年的經(jīng)驗,目前是人工操作的“頂尖高手”。
多年和車輪朝夕相伴,楊連明對動車鏇輪時發(fā)出的噪聲已習以為常,甚至還練出了特殊的本領(lǐng),只要聽到車輪轉(zhuǎn)動的聲音,就知道車輪出了什么問題。
“正常的車輪聲音是呼呼的,如果出現(xiàn)擦傷,它就會出現(xiàn)比較尖銳的‘擦擦’聲,碰上剝離的,聲音就會悶一點,每種問題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
楊連明說,常年在鏇輪車間工作,他養(yǎng)出了“職業(yè)病”,和家人一起坐動車遠行時,都會忍不住去聽聽,如果傳來的是平穩(wěn)運行的聲音,他就會覺得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