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男童被嗆咳后,吞下的花生碎
“家長不要追著孩子喂飯,不要在孩子哭鬧時喂食,不要逗弄、嚇唬孩子!”王世彪主任說,在該院,每年都要接診四、五十個被異物嗆咳的幼童,常見的異物是花生、葡萄干、瓜子等堅果,還有雞骨頭、魚骨、龍眼核等,對此,“有醫(yī)說醫(yī)”曾多次報道。
他強調(diào),被食物嗆咳的幼童,一般在3歲以下。幼童剛長了牙,對食物較好奇,家長盡量不要給幼童吃花生、瓜子、黃豆等顆粒性的食物,以免被吸入氣管、支氣管,引發(fā)窒息。大米、豆類、藥品等小、硬的食物,盡量藏在小孩夠不到的地方。
“2分鐘可能奪命!”他說,孩子剛吸入異物后,X光較難發(fā)現(xiàn),易被當成感冒、肺炎。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反復咳嗽,發(fā)出吹哨子一樣的哮鳴音,病情反復時,應追問小孩是否吞下異物,并及時就醫(yī)拍CT、胸片。
年齡越小的孩子,缺氧耐受力越差,兩三分鐘就可能引起心臟呼吸驟停,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見下圖):先拍背,使卡在氣道內(nèi)的異物松動,再做胸部沖擊,產(chǎn)生氣流,把異物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