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17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昨日,市民吳小姐向本報反映,在無短信提醒、無本人簽字的情況下,福州一家銀行以“優(yōu)選增值服務費”的名義,從她的信用卡中轉走1599元。
吳小姐是該銀行的信用卡用戶。前晚,她查看4月份的信用卡賬單時,發(fā)現(xiàn)有一筆1599元的“優(yōu)選增值服務費”,交易日期是2016年4月24日。對于這筆費用,吳小姐腦子里沒有什么印象,也不清楚“優(yōu)選增值服務”是什么服務項目。
吳小姐向記者表示,以往每次刷卡消費后,都會收到這家銀行的短信和微信提示,但這筆消費自己并沒有接到過任何提示。吳小姐電話咨詢該銀行信用卡客服熱線,得知這筆“優(yōu)選增值服務費”是這家銀行的電話邀約業(yè)務,是一款名為“愛康國賓體檢”的服務。
這時候,吳小姐才想起來在4月份時,該銀行的工作人員曾經(jīng)多次來電,問她是否考慮這款愛康國賓體檢服務,但是她在電話中曾多次拒絕。“電話中,我明確表示不需要這項服務,銀行有電話錄音可以證明,那為何還在未征求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就私自扣款,就在我向客服人員投訴時,工作人員竟然還向客戶兜售體檢業(yè)務。”吳小姐對于該銀行的行為表示不解。
昨日下午,吳小姐告訴記者,經(jīng)過自己交涉后,該銀行取消了該款優(yōu)選增值服務費,但并未就扣款行為作出解釋。
昨日,記者就吳小姐遭遇的情況,咨詢了該銀行客服人員。昨晚,該銀行工作人員回復稱,當時的對話錄音表明,工作人員有向客戶介紹了這款產(chǎn)品的流程、資費,并且還詢問客戶是否需要辦理,是否對產(chǎn)品已了解,客戶曾回應“知道了”。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在客戶投訴后,第一時間為其取消了該業(yè)務。
福建理爭律師事務所的陳捷律師表示,如果銀行在沒有客戶簽字或允許的情況下就私自扣劃款項,等同于強制消費,涉嫌侵犯了客戶的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侵犯了客戶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