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歐陽詹:字行周,唐代泉州人,詩人、文學(xué)家。貞元八年登“龍虎榜”,成為泉州歷史上的第一名進士,也成為“敢為人先”的文化榜樣。

歐陽詹畫像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 泉州市區(qū)甲第巷內(nèi),一座甲第宮門前貼著楹聯(lián)上書:“事業(yè)經(jīng)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聯(lián)文出自大儒朱熹之手,而宮內(nèi)奉祀泉州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歐陽詹。歐陽詹是中唐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詩人,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xué),在泉州清源山、晉江吟嘯橋、南安高蓋山等地都留下了自己的文蹤旅跡?;厥浊辏}地文化的靈茂依然離不開當(dāng)年歐陽詹的“根柢”作用。
年輕“怪人” 砥礪奮學(xué)登第
唐之初,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等中心都匯集在京城長安。朝廷更是通過科舉制、官員任命機制,大肆征召人才到長安,這也使州郡士子對京城長安滿懷憧憬與向往。然而,泉州士子囿于舊習(xí),更多地關(guān)注“山泉禽魚”之事,未能沉下心來刻苦攻讀,雖“能通文書吏事”,但竟無一人能登科進仕,更談不上入京城擔(dān)任要職了。不過,這種局面終于在貞元八年(792年)得到了扭轉(zhuǎn)。那一年,一位來自泉州的青年才俊砥礪奮志,“五試于禮部”而高中進士,并以榜眼身份登上當(dāng)年的“龍虎榜”。這位青年才俊便是歐陽詹,正是他開啟“泉郡文風(fēng)”,并在閩地播撒文化的種子。
清道光《晉江縣志·卷37》曰:“歐陽詹,字行周,潘湖人。父溫州長史。兄謩,安固丞;鞏,潮州司庫。”《新唐書》則稱歐陽詹為“泉州晉江人,其先皆為本州州佐、縣令”。出身于地方官吏之家,歐陽詹自幼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他幾乎不與同齡孩童玩耍,而是喜歡一人靜處,默然思索。他天資聰穎悟性高,就讀私塾之后勤奮好學(xué),常拿著書卷來到“河濱山畔”誦讀,“忘歸于其間”。有時對于文章、詩句突然來了靈感,更是“長吟高嘯”不止。這讓包括他父母在內(nèi)的周邊之人都覺驚詫,認定他就是個“怪人”。
才識卓越的歐陽詹不久就被泉州刺史席相、福建觀察使常袞等人所賞識。特別是常袞,每逢宴席必向賓友隆重介紹歐陽詹。要知道常袞是狀元出身且擔(dān)任過宰相,知名度自不用說。有他的推介,歐陽詹的名聲也像插了翅膀般飛越大江南北,“聲騰江淮,達于京師”,人紅到京城長安都有他的傳說。
在常袞、席相等前輩的鼓勵下,唐貞元二年(786年),歐陽詹終于下定決心參加科考,踏上了漫漫的赴京之路。此時的他,一方面滿懷離鄉(xiāng)愁緒:“天高地闊多歧路,身即飛蓬共水萍。匹馬將驅(qū)豈容易,弟兄親故滿離亭。”一方面又信心滿滿:“射百步期必中,飛三年而必鳴。”一年長途跋涉之后,歐陽詹抵達長安,并一住6年。這期間,他始終堅持讀書寫作。
皇天不負有心人,貞元八年(792年),歐陽詹與賈稜、韓愈、李觀、崔群等二十二人同時考中進士。賈稜為狀元,歐陽詹榜眼,韓愈探花。由于這次考中進士之人都是少壯才杰,引發(fā)巨大轟動?!缎绿茣份d稱:“(此二十二人)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