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27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 歷史走到今天,小小羅盤與它所蘊藏的“神奇秘術(shù)”,正上演著一場穿越古今的大戲,在匠人們的手中,見證著宇宙的浩瀚和天地的廣袤。南安市康美鎮(zhèn)康美村的蘇氏家族,留傳著一項傳承300余年的民間技藝——古法手工制作羅盤技藝。
宋人說:“海舟以福建為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是以宋元泉州港的海上繁榮為代表,而福船是那個年代標志性的高科技產(chǎn)品。鄭和多次下西洋,都在福建造船。對于血液里流淌著海洋因子的福建先民而言,羅盤不僅是風(fēng)水勘探的必備工具,更是出海遠洋的助航利器,并成就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欣欣向榮。歷史走到今天,小小羅盤與它所蘊藏的“神奇秘術(shù)”,正上演著一場穿越古今的大戲,在匠人們的手中,見證著宇宙的浩瀚和天地的廣袤。
南安市康美鎮(zhèn)康美村的蘇氏家族,留傳著一項傳承300余年的民間技藝——古法手工制作羅盤技藝。
小小羅盤,究竟有什么奧秘?讓我們走近蘇氏羅盤第七代技藝傳承人——蘇少隆先生。

蘇少隆介紹羅盤技藝

蘇少?。ㄓ?)給年輕人分享羅盤文化

清朝手工羅盤

彩金羅盤

八卦羅盤
小羅盤大乾坤
羅盤具有較強的民俗性。小小的一個盤面,蘊含著諸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結(jié)晶。從司南演變而來的羅盤,在盤面上以同一圓心記載著二十四節(jié)氣、陰陽八卦、天干地支等信息,是祖先們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jīng)驗,蘊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國智慧,主要應(yīng)用于航海、軍事和堪輿等領(lǐng)域。
據(jù)介紹,中國古代最早用天星來辨別方位。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辨方位,指南車和日晷也應(yīng)運而生。之后又有了司南、水浮磁針,這一些就是最早的羅盤。到唐代,堪輿家楊筠松研究出了三合羅盤,有了羅盤普遍運用的模式。到如今,古法制作的中國傳統(tǒng)羅盤已不僅僅是使用的工具,它已成為精美的傳統(tǒng)手工藝收藏品,深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在南安康美鎮(zhèn)康美村,村民以蘇姓居多,其中有一個蘇氏家族傳承著一項近300年歷史的民間技藝——古法手工制作羅盤技藝,又稱蘇氏羅盤。該家族世代以堪輿為生,并制作羅盤。一些國家與地區(qū)求盤者甚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