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物竹籃

鳳凰型的飯勺
收藏數(shù)百件阿嬤的陪嫁品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陪嫁物是什么呢?塔塔在阿嬤的抽屜里找到了答案。
“我第一次知道飯勺這東西是在阿嬤的抽屜里。閩南傳統(tǒng)飯勺分為家用和婚慶兩種,一般的勺子柄上有梅花、壽桃的造型,大戶人家飯勺則常常鑲上真金,用作隨女兒出嫁的陪嫁器物。”2007年工作后,塔塔開始收集飯勺。剛開始的飯勺很好尋找,因為少有人留意。塔塔通過木雕師傅、古城市場、舊書店等多種渠道收集。
“收藏其實就是一個撿漏的過程。”塔塔說。誰說不是呢?只不過這個撿漏,撿的是現(xiàn)代人精神之漏、撿的是先輩們的記憶之漏。就是在這樣一次次撿漏的過程中,塔塔常能找到一些稀少的、有特色的陪嫁飯勺。
“陪嫁時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喜慶歸于沉寂后的平平淡淡,當柴米油鹽醬醋茶占據(jù)了阿嬤的從雞鳴到晝夜,誰還會記得當初那個綁著小辮,奔跑嬉戲玩鬧于房前田間的嬌羞女孩?飯勺記得,它看著阿嬤從稚嫩到成熟的一夜轉(zhuǎn)化,又目睹了阿嬤從滿頭烏黑到白上雙鬢。”
是啊,小小的古飯勺承載著的是閩南家庭最日常不過的悲喜與分合,那些柄上別樣細致的花紋鏤空傾注的是古時閩南匠人汗水和功勞。

時代郵票
打造懷舊空間,安放“便利店情結(jié)”
或許是從小受自家便利店氛圍的影響,塔塔坦言自己有“便利店情結(jié)”。除了“可樂塔”和“飯勺塔”,塔塔新的標簽是“舊物收藏達人”。
塔塔覺得“舊物藏在家里是沒有意義,如同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的一句話‘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我想,這也是舊物收藏的意義所在。”塔塔認為只有讓更多的人讀到這些蘊藏在舊物里的故事,喚起更多人對舊時光的記憶,才是真正的“舊物不死”。
塔塔有一個夢想是打造一個懷舊空間,儲舊物、藏時光。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貼滿各樣磁貼的綠冰箱、舊時結(jié)婚用的喜慶搪瓷杯、可錄音收音放音的老式三用機,還有不倒翁、電話機、竹椅等泛黃膠片中才有的舊物。進到這兒的人,能在這不大的空間里觸摸昔日的溫度。
物品,常人喜之、買之、用之又棄之,塔塔尋之、購之、藏之又展之。塔塔的收藏品時間緯度橫跨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從祖輩到父輩再到兒孫輩,四代人的時光碎片將在這些舊物中匯合。在不久的將來,塔塔將帶著這些滿載過去回憶的舊物與你相見。
(記者 賴小玲 張雯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