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轉雕花木梯,鏤刻百年前的摩登。
旋轉雕花木梯 鏤刻百年前的摩登
穿過種滿花草的大石埕,沿著臺階拾級而上,別墅一層騎樓內,住著陳文卿的后人,陳家媳婦楊阿婆。踏過廳堂,一座木制旋轉雕花木梯映入眼簾,略顯破舊,卻擋不住雕花圖案曾有的榮光。
“都壞了,只能輕輕踩,不敢用力啊。”楊阿婆嘴里念叨著,腳下的木梯發(fā)出“吱吱”聲。上到二樓,古色古香的盥洗盆,民國時期流行的五色玻璃窗,德國老牌縫紉機,幽幽散發(fā)出時光的味道。別墅內的布置,鏤刻著百年前的摩登,令人在不聲不響間,感受主人當年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楊阿婆嫁入陳家,已是50多年前的事了。她說,別墅主人就是祖父陳文卿,她過門時祖父已去世,上一輩的故事也隨之散去。在后人口中,未學過建筑的陳文卿,天生心靈手巧,因曾在東南亞經商,他用竹片制成的別墅“微模型”有南洋風格,工匠據(jù)此建造別墅。
大手筆買千擔當歸 成泉州中藥界翹楚
泉州“老字號”昌隆參藥行的發(fā)展史里,藏著陳文卿的經商之道和他的輝煌過往。
清光緒年間,一位歸僑在中山南路開設昌隆參藥行,后因經營不善,藥行被晉江涵口村人陳三老招股收購下來。原籍福建仙游縣的陳文卿,是陳三老的養(yǎng)子。
時光飛快,清宣統(tǒng)元年的1909年,在陳三老和股東的推舉下,23歲的陳文卿成為昌隆的經理。往后數(shù)十年,他憑借出色的商業(yè)手腕,帶領昌隆成為福建藥王并稱雄東南。
在靈通的市場信息支撐下,昌隆直接到東北、華北和四川等藥材原產地進貨,降低藥材成本,又保證藥材地道。而陳文卿也會派伙計到上海、廣州等大埠藥郊了解市場行情。有一次,陳文卿在上海藥郊拿起當歸品頭評足、挑剔貶價,川幫貨主看他其貌不揚,便語帶譏諷。陳文卿予以回敬,惹得貨主大動肝火,說:“價錢聽你的,再打九折,當歸可得全買?”沒想到,最后價值十數(shù)萬的上千擔當歸,陳文卿全買走了。
此事當時轟動上海藥郊,陳文卿成了藥郊老板眼中的“大買家”。與藥郊老板建立關系后,昌隆業(yè)務愈發(fā)興盛,十幾年間躍升為泉州中藥界的翹楚、“福建藥王”,甚而有稱其為“東南七省藥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