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護理床
孩子被感染 月子沒“坐”成
同樣是到月子中心,市區(qū)的陳女士卻過得不如吳姍舒心,甚至讓她覺得驚心。
今年2月份,陳女士入住市區(qū)某家月子中心,寶寶進行托管,由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員照看。有一天,托管中心要消毒,寶寶被送到另外的房間。陳女士探望時發(fā)現房間環(huán)境不夠好,窗戶和門都開著。隔天,寶寶發(fā)燒,吃藥后過了24小時,體溫仍然沒有降下來,最后不得不把寶寶送往醫(yī)院治療。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陳女士仍覺得驚心,“由于情況比較嚴重,醫(yī)生甚至建議把寶寶送進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怎么可能扔下寶寶回月子中心‘坐月子’呢?”孩子做了各項檢查,住了20天才出院。“醫(yī)院檢測結果是葡萄球菌感染,寶寶受了不少苦,我去找月子中心的人討說法,卻遭到冷遇。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絕不會再去。”陳女士說。
價格有點高 婆婆不同意
鄭曉彩家住市區(qū),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她請了月嫂。婆婆思想比較傳統(tǒng),總是堅持自己的做法,月嫂偶爾會跟婆婆鬧矛盾,搞得家庭那段時間很不愉快。
今年初,她懷上二胎,當時就決定分娩后和寶寶一起去月子中心。她認為,去月子中心休養(yǎng),寶寶能得到全方位照顧,自己也能好好休息,身體恢復也會更快。同時,這樣也不會干擾大寶的生活和學習。
隨后,鄭曉彩和丈夫考察了市區(qū)的幾家月子中心,價格最低也要3萬多元,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婆婆則堅決反對,她認為價格太高,而且月子中心肯定不如自家人照顧用心。是繼續(xù)請月嫂還是選擇去月子中心,鄭曉彩還沒有拿定主意,“等寶寶快出生時再決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