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香濃茶油,出自山民們的勤勞雙手。
臺海網(wǎng)11月1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深秋,德化石牛山腹地,海拔千余米的水口鎮(zhèn)昆坂村雞犬之聲相聞,白霧縈繞梯田竹海。盤山蜿蜒的水泥路邊,斜坡上一棵棵油茶樹綴滿了果實……
一片晃動的樹叢中,村民黃阿姨正在采摘油茶果。“霜降過后就該摘果了,今年掛果多,產(chǎn)量應該還可以。”
黃阿姨家所在的地方,記者并不陌生。兩年前,臺風“鲇魚”帶來的暴風雨,引發(fā)山洪泥石流,地處石牛山上的昆坂、梨坑、承澤等村受災嚴重,交通通信電力中斷。就在黃阿姨家旁不遠處,一條小溪流被泥石流沖刷成大豁口,所幸她家人員房子躲過一劫。往上幾百米,原本宛如世外桃源的梨坑村當時也遭遇橫禍,村莊中間被山洪沖出一條大河溝,三座民房兩輛汽車消失無蹤,一名村民罹難。
時隔兩年,又是秋天,一場劫難后的幾個山村經(jīng)過重建,早已恢復昔日風貌,山里人家炊煙裊裊,油茶又迎豐收季。黃阿姨說,她家今年大概能曬出五百斤油茶果,榨油一百多斤,這是當?shù)卮蠖鄶?shù)村民一年中最主要的經(jīng)濟作物。德化是“中國油茶之鄉(xiāng)”,像昆坂、梨坑這樣養(yǎng)在深山的山村油茶林,全縣種植總面積超過12萬畝。
采摘油茶果是個辛苦的體力活,不僅要攀枝爬樹,將一個個尚未開裂的油茶果摘下,還要拔草翻葉,撿拾因成熟開裂而掉落的油茶籽,更不用說肩挑背扛翻山越嶺運回家晾曬了。待到油茶果充分曬干、開裂,還要將油茶籽剝落,再進行二次翻曬,直至干透。而當?shù)睾芏啻迕窦业牟栌停匝匾u傳統(tǒng)榨油方法壓榨,榨油的工錢,也依然是用榨油后的茶麩餅兌換?! 鲇浾?潘登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