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遺址長滿樹木雜草
歷史 曾公亮為護祖墓建相安院
泉州曾公亮學術研究會會長曾文軍介紹,他們的三世祖曾宏是唐僖宗時輔佐王潮入閩團練副史曾延世之孫,官內侍省使。曾宏墓位于德化縣潯中鎮(zhèn)石山村,是德化縣文物保護單位。
據曾氏族譜記載,宋嘉祐年間(1056—1063),三朝為相的曾公亮恐三世祖“曾宏墓”等沒人看管,雜草叢生、年久荒廢,于是奏請皇帝御批,建立“相安院”作為守墓者朝夕捻香燃燈的居所。并購置田地280畝,租給陳榮耕種,每年交給相安院糧食1.2萬斤,用以供應歷年春秋祭典所需。因此曾宏墓便有“丞相墓”之稱。
宋嘉定八年(1215年),曾宏十二世孫,曾高中狀元的曾從龍,官拜參知事時,特地前來瞻祭曾宏墓,并為相安院立碑和華表于路旁。明清以后,各個時代均有曾氏族人到曾宏墓祭拜。
據相安自然村的曾氏族人介紹,曾從龍為曾宏立的墓碑,如今還樹立在公路旁,但華表已不見蹤影。
“其實是先有相安院,后有相安角落。”據曾氏族人介紹,曾公亮修建相安院,請人看護先祖墓地,而曾氏族人并沒有聚居在這里。大概過了300年,曾氏族人方才遷移到相安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