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江雄收藏的品種繁多的相機
聽了一段歷史 花3萬多買下20多臺老相機
林江雄自幼喜歡涂涂寫寫,畫得一手漂亮的山水畫。要不是1977年那個午后,林江雄不會想到自己會喜歡上木頭相機那樣的老古董。
那天,初到大理做生意的林江雄,無意中走進一家古董店。“咔嚓咔嚓”,林江雄被一臺雕刻著“納粹鷹爪”標志的萊卡相機聲音吸引了。老板跟他講起這臺軍用相機和二戰(zhàn)歷史,他聽得入迷,當即花了3萬多元,買下店里收藏的20多臺老相機。
回家后,林江雄查了每臺相機的歷史背景。他認為,相機作為記錄生活、歷史的工具,在鐫刻歷史的同時,也是不同時代科技發(fā)展的縮影,“每一臺老相機都鐫刻著一段歷史,裝著一個時代”。不會攝影的他,因此迷上了老相機,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單鏡頭反光相機、雙鏡頭相機、三鏡頭相機,甚至還有四個鏡頭的相機……20年來,林江雄通過網(wǎng)絡(luò)、古玩店、藏家等多個渠道,收藏了300多臺不同款式的老相機。曾有朋友想用兩棟別墅、450萬元現(xiàn)金來跟他換這些相機,被他拒絕了。
收了20年“破爛” 他想建博物館傳承歷史
愛旅游的林江雄,每到一個地方,首先找的就是當?shù)氐墓磐娴?。最難忘的一次,是2008年在北京玻璃廠古玩街淘到了一臺萊卡紀念版相機。他當時一眼就相中那臺相機,但老板開價要1.8萬元,而且說是“鎮(zhèn)店之寶”,有點不想賣。林江雄往返5次,軟磨硬泡,最后老板才忍痛割愛,把相機賣給他。
還有一次,為了買到19世紀80年代一款曾被英國皇家廣泛使用的相機,林江雄花了十幾萬元。
林江雄最得意的藏品,莫過于間諜相機。“這是極少數(shù)人才會擁有的相機,用于竊取機密。”林江雄拿起一個打火機樣式的小型相機,介紹它的來歷。他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冷戰(zhàn)時期,間諜活動頻繁,要獲得機密情報,擁有一臺體積小巧、隱蔽性好的相機十分重要。
最初收藏老相機,家人批評他是在“收破爛”,如今大家都很支持。女兒最近正在幫他整理每一臺相機的詳細資料。“我想建個博物館,專門展示這些老相機。”林江雄說,以后要把生意交給孩子,自己回家建個博物館,讓年輕人通過這些藝術(shù)品了解、傳承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