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組:《福州晚報》二次擴版也是在習近平同志鼓勵之下推進的,請您講講這個過程。
林愛枝:《福州晚報》1991年初正式開始擴版期間,報社的硬件和人員都要適應一個大報的要求,顯得非常局促。報社的編輯部就那幾間小小的辦公室,印刷廠只有那一點點地方,廠房不夠用,還借用了農委大院一塊地方。
1992年春天,《福州晚報》擴版后順利運行了一年多,各項工作進展都很順利。我覺得辦公條件的問題有必要跟習書記反映一下。于是,我找了個機會對習書記說,現(xiàn)在報社的編輯部、印刷廠地方太小了,辦公和印刷條件都不行,擴版以后跟不上形勢了。以后給報社蓋個樓才能解決。您有空可以去報社看一下。習書記爽快地說,好,我去看。
很快,習書記就抽時間去報社考察。他看了辦公空間、廠房,確實是捉襟見肘。他對我說,我了解情況了,很快給你答復。
不久,我跟習書記出去檢查衛(wèi)生城市創(chuàng)建,途中他跟我談起工作的事。他說,你們不是一直申請要蓋晚報辦公樓嗎?好,我同意蓋樓,但有個條件,就是你要進行第二次擴版,這樣我就批準給你蓋樓。咱倆交換。
我聽了以后大笑,說:習書記,原來你打這個主意?。?/p>
習書記說,是啊,最遲明年,《福州晚報》就要考慮再次擴版,不要等形勢逼迫我們了再手忙腳亂往前趕,那樣工作就滯后了。
我說,習書記,您的指示我記住了,我回去馬上跟晚報商量一下,盡快向您匯報。
那時我的心情比較復雜,也有點兒矛盾。習書記指示《福州晚報》二次擴版,說明對我們的工作非常重視,對晚報的發(fā)展無疑也是好事。但我高興的同時,也覺得壓力太大了,第一次擴版我就覺得很不容易了,上了一個大臺階,費了大力氣,搞得滿頭大汗,再搞第二次擴版,發(fā)行、經營都會面臨更大壓力,我很擔心連續(xù)擴版會力不從心。
我下來就找晚報兩個老總商量,他們也不像第一次擴版時那么熱烈響應了,而是有所顧忌。連續(xù)兩年擴版,發(fā)行壓力比較大,現(xiàn)在還不像以前,虧本了財政會給補貼,我們擴到多大,就要做多大的生意。之后,我又跟宣傳部副部長研究了一下,他也不好說什么。他說,習書記提出來了,不擴行嗎?我說,習書記既然提出來了,自然有他的考量。究竟擴版有什么好處,不擴版有什么壞處,我們都分析清楚,自然就能作出決定了。
我考慮得差不多了,又找習書記談。習書記耐心地給我講:《福州晚報》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日刊報紙,如果版面不夠多,就難以給市民提供夠用的資訊,資訊量的高低又直接決定讀者對報紙的需求,報紙不擴版,經營工作也上不去。現(xiàn)在,福建省的經濟馬上會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福州作為省會城市更是一馬當先,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很快就會和過少的版面承載量形成矛盾。所以,未雨綢繆,先行一步,是大有必要的,能給未來爭取到做大做強的空間。同時《福州晚報》所承載的宣傳作用,也會在擴版的過程中有效地發(fā)揮出來,無論算政治賬還是算經濟賬,擴版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你報紙的規(guī)模擴大了,人員規(guī)模、辦公場所自然也要擴大,我給你蓋大樓是順理成章的事。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習書記一番話令我茅塞頓開,我當即說:習書記,我明白了。那咱倆就說定了,你蓋晚報大樓,我去組織二次擴版。
習書記還指出,二次擴版,怎么擴,擴什么,也要認真研究。要在突出黨報性質的同時,著力增加信息容量,不斷改革版面,爭取把晚報辦得更活潑、更有特色、更具可讀性。
1993年1月,《福州晚報》進行第二次擴版,改成對開8版的大報,同時又增辦了一些欄目和專版,有了讀書版——“三味書屋”,還有“世象觀園”“科學與生活”等市民喜聞樂見的版塊。這次擴版,不但容量擴大了,報紙質量也提高了,更有利于在報業(yè)市場中增強競爭力。二次擴版一年,《福州晚報》各項工作順風順水,大家干勁足,心情好,整個報社一片興旺景象。
在第二次擴版一周年座談會上,與會者了解到《福州晚報》自費訂閱率占43%多,都很振奮。也就是說,作為一份市委機關報,《福州晚報》有43%是讀者自費訂閱的,這在當時全國眾多機關報中是一個很高的數字。這么高的自費訂閱率是怎么來的?福建日報總編輯、我的老領導林振夏一再問我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什么獨門秘籍,我就是按照習書記確定的方針進行了報紙風格的轉變,黨報性質不變,一版和二版?zhèn)鬟_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如果一二版不夠用,就再占別的版。其他各版就按照晚報特點來辦,這樣就豐富多彩了——有歷史,有文學,有體育……報紙把黨的機關報和群眾生活報結合起來辦,不要求每個版面都像機關報那樣嚴肅呆板、不茍言笑,而是該嚴肅的嚴肅,該笑該喊也可以盡情揮灑。這樣,一報在手,讀者既不覺得沉重,也不覺得膚淺;既可以了解黨和國家大事,又可以讀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內容有趣有益,貼近群眾生活,人們自然愿意花錢購買和訂閱,自費訂閱率高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這次擴版還鍛煉了整個報社隊伍,客觀上給采編人員一次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隨著擴版,幾位中層干部進入社一級領導班子,還有一批業(yè)務骨干也成了獨當一面的中層領導。如今,他們都成了全市新聞媒體的頂梁柱。
二次擴版成功并取得豐厚成果后,我深感習書記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他眼光長遠,做事果斷,為《福州晚報》支了妙招,蓋了大樓,也為《福州晚報》的未來發(fā)展爭取了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