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作為外交部發(fā)言人的崔天凱在記者招待會上這樣回答記者提問:中美雙方在知識產(chǎn)權領域存在的分歧,只能通過平等協(xié)商來解決,而不應采取施壓和報復的強權手段。對抗是絕對沒有出路的。

資料圖:1996年,時任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的崔天凱。
資料顯示,當年的中國在應對美國貿易制裁時做到了有理有據(jù),不卑不亢,并最終通過反制裁清單和充分的談判最終同美國達成了合作。
22年后,這位已經(jīng)成為中國駐美大使的外交老將面對再次揮舞貿易大棒的美國,不卑不亢地亮出更為強硬的態(tài)度:如果對方挑釁,中國將予以還擊,奉陪到底。如果別人想來硬的,我們也來硬的!看誰堅持到最后!
“和22年前相比,中國的國力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中國人底氣增強的背后,是中國實力的大大增強。”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這樣告訴小銳。
事實上,“奉陪到底”四個字體現(xiàn)的底氣和無懼,也正是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在回應中美貿易摩擦時的主基調。
本周一(19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用“以鄰為壑,讓子彈亂飛”來形容美國解決貿易問題的方式,直指美方的行為絕不具有任何建設性。
周三(21日),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方立場,再次強調了四點說明,重申了“打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這一顯而易見的事實。她說,如果有人非逼迫中方打貿易戰(zhàn),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