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何爭奪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tǒng)計數字,目前中國有約90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有2800萬是慢性乙肝患者,760萬丙肝感染者。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乙型肝炎感染率的定義:超過8%的國家或地區(qū)被定義為高流行地區(qū);乙型肝炎感染率小于2%的國家或地區(qū)被定義為低流行地區(qū);而乙型肝炎感染率在2%~8%的國家或地區(qū)被定義為中流行地區(qū)。
1992年以前,我國屬于乙型肝炎高流行區(q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高達9.75%,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疾病而死亡的人約有27萬人。
1992年我國衛(wèi)生部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對所有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種費用需由家長支付;2002年乙肝疫苗正式納入計劃免疫,對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但需支付接種費;2005年6月1日起全部免費。
疫苗接種對乙肝感染的抑制在數年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血清學調查顯示,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至7.18%,15歲以下的兒童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明顯下降。2014年,我國再次對1~29歲人群進行了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全國1~4歲兒童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流行率降到了0.32%,與2006年0.96%相比下降了66%,5~14歲的青少年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到了0.94%,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61%。
這就意味著,十年后這些兒童到了生育年齡,乙型肝炎的母嬰阻斷將不再成為乙型肝炎預防的主要問題。而且,只要堅持推廣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再過幾十年,我國就能夠成為乙型肝炎的低流行國家。
在這樣的乙肝市場判斷下,專利之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跨國藥企希望可以在專利保護期內實現更多的藥品價值,而國內的仿制藥企則希望可以更快的進入市場,在紅利消失前分得一杯羹。
讓藥企人士緊張的原因不僅僅來自于基于中國的乙肝患者未來會大幅縮減的判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張博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治療乙肝的藥物并不能徹底治愈乙肝,需要“持續(xù)用藥”,但是一種可以徹底治愈乙肝的新藥已在臨床階段,“預計2~3年內就會走進市場。”而屆時,新老藥物的交替將進一步壓縮現有藥物的市場占有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