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陳俊雄
帶著一群“小混混”,搞起城市菜地
區(qū)里傳來消息,村子不拆了,也列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試點村。村民們都樂了,誰愿意自己老家被拆。“周邊村子都在共同締造,咱們得有點不一樣的才能吸引人?!标惪⌒劾洗迕裆塘?,把田地搞成“城市菜地”,像開心農(nóng)場那樣,租給城里人。大家一拍即合,去年5月,他帶著14個村民成立起“濟生緣”合作社,他成了理事長、社長。
陳俊雄找到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他說,長輩們都放手,這回讓村里小年輕去搏一搏,“能不能賺錢我不敢保證,但我保證,他們一定會學(xué)好。”沖這話,長輩們同意了。
有人跟陳俊雄說,你膽兒可真大,那些都是小混混,“不讀書也不找工作,就啃老。上午都在睡覺,下午過后才陸續(xù)起來,打牌喝酒吹牛?!标惪⌒壅f,我信他們,都是這村長大的,對村都有感情。
他們真變了,干起活來讓陳俊雄都吃驚?!霸缟?點就到菜地,肩挑手扛的,原本一個個白白嫩嫩,很快曬得比我還黑?!倍潭處讉€月,成效來了,“城市菜地”大受城里人歡迎,村民收入也多了,原本自種一畝地一年也就3萬元,現(xiàn)在能有8萬元。
農(nóng)民陳俊雄
讓咱村變得更好,我就圖這個
別人喚著他“陳總”,陳俊雄始終說自己只是一農(nóng)民,每天戴了草帽在村里跑上跑下。
村里有個池塘,原本成了死水,又臟又臭滿是蚊蟲。陳俊雄和小年輕們扛了鋤頭,從山上引下水來。臭池塘變成小公園,有亭臺有水車,晚上蛙鳴蟲叫還能見到螢火蟲。
村莊美了,大家都高興,村民們主動讓地,修村道。一村民找到陳俊雄:“你說,要我家這圍墻讓多少,我就讓。”許多村里走出去的大學(xué)生,也回來給陳俊雄出各種主意,“他們是村里的智囊團”。
臺灣鳳梨博士黃來裕進了村,不想走了,把陳俊雄以前那廠房改造成鳳梨體驗館。他跟陳俊雄說,這村子吸引了我,你的笑容更吸引了我,和你們一起辦事靠譜。
臺灣音樂人楊幕,跑村里,坐在古厝門前的草地上,辦了場音樂會。他說,俊哥,我就喜歡唱歌給農(nóng)民聽,我要在村里辦個工作室。一位陶藝大師來了,要到村里開陶藝體驗館。臺灣著名作詞人方文山,也跑到村里采風(fēng),要來建工作站。陳俊雄帶著合作社,忙前忙后為他們服務(wù)。
很多來考察的人,很納悶,你既不跟我們一起分錢賺,又不賺我們的錢,你們圖啥?陳俊雄嘿嘿一笑:“我是這村的一農(nóng)民,只要能讓咱村變得更好,我就圖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