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意大利返還的部分中國文物。
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要回家了。
3月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于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
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更為國際合作開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樹立了新的范例。
“真是可喜可賀,這么大批量的流失文物能夠一次性回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曾參與圓明園獸首海外追索的北京律師劉洋對錢報記者表示,“這次文物成功回家,也給我們文物追索不少有益的啟示。”
796件文物回家,歷經10多年
這796件文物最終能回家,并不容易。
據(jù)新華社報道,2007年,意大利文物憲兵在本國文物市場查獲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中國國家文物局得知相關信息后,立即對接意大利文化遺產主管部門,開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工作。
歷經10余年漫長追索,今年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社會文物處處長吳旻表示,中方將立刻與意大利文物憲兵進行具體對接,啟動文物回運的相關工作。
據(jù)介紹,這一批返還文物有三個特點:一,數(shù)量大,多達796件文物。二,器物種類多樣,保存情況較好,總體價值很高。三,跨度長,上至5000年前馬家窯文化時期,下至明清民國時期。
吳旻說,文物中有古樸渾厚的馬家窯文化紅陶罐、線條流暢的漢代繭形壺、形制完整的唐代武士立俑、獨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畫精細的清末至民國紫砂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各時期文明發(fā)展進程的實物見證。
據(jù)了解,文物回家后,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在北京舉辦專題展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珍貴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