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南宋詩人陸游寫有中國古代第一本長篇游記《入蜀記》,當時他由山陰(今浙江紹興)赴任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一帶)當通判(知州的佐理官),乘船由大運河轉(zhuǎn)長江水路前往,經(jīng)今浙、蘇、皖、贛、鄂、渝六省市,歷時160天才到。
如果走陸路,要花更長時間,畢竟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陸游那個時代的交通條件下,行速相當緩慢。史載,當時“馬日行七十里,驢及步人日行五十里,車三十里”。以北宋為背景的《水滸傳》,林沖被打了一頓棍子、臉上刺上字,給發(fā)配滄州,書上寫道:“第一日走了‘三十里多路’”,再走了三兩日,投宿村中小店,被董超、薛霸兩個壞蛋蓄意用開水給他洗腳,腳底起了大血泡,翌日更走不動,然后在野豬林動手??梢姰敃r林沖帶枷而行,身上又有傷,也只能每天走30多里路。
遙想當年,一個四川人在京城(無論是開封還是北京)為官,要想回鄉(xiāng)過年,是何等漫長的旅程!
名山大川,是旅游好去處,卻是回家的最大阻礙。在今天,從湖南衡陽到武漢,高鐵一個多小時可達,但就在三百多年前,晚明衡陽的王船山到武漢參加鄉(xiāng)試,回家途中,差點葬身魚腹——當時湖南到湖北,需過洞庭湖,王船山乘坐的船,過城陵磯港時,忽然狂風大作,帆船撞上礁石,散了架。
清朝雍正以前,湖南還是湖廣省的一部分,省會在武昌,考舉人的考場即“闈場”設(shè)在武昌,湖南的秀才要趕考,必須渡過八百里洞庭湖。毛澤東的岳父、湖南著名學者楊昌濟曾回憶,他的外祖父向肇昆,就是因為陪伴兩個弟弟去武昌赴考,途中過洞庭時遇大風浪驚嚇得心臟病發(fā)作而去世的……可以說,一湖洞庭水,斷了無數(shù)學子“闈場”夢。一直到雍正元年,南北分闈,在長沙設(shè)立考場,從此湖南進入人才輩出的時代。這就是地理對地域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全方位影響。
試想想,王船山時代要想有“湘鄂情”,何等艱難,湖北女婿春節(jié)要陪夫人回湘過個年,是要冒生命危險的。
當然,除了路途艱險,古人春節(jié)回家,忌憚的還有路上的強盜劫匪?!缎煜伎陀斡洝分杏涊d有,這位古代最牛“背包客”曾經(jīng)在路上三次遇到強盜。其中在湘江上的一次最為驚險,差點丟了性命:當時強盜先以一男孩哭泣誘騙,徐霞客同伴不忍心,上岸去察看,回船時,強盜趁跳板還沒撤,從河灘草叢里沖出來,點燃火把撲上客船,闖進艙室揮舞刀槍向客人亂戳亂砍。船客們在狹窄的空間里躲無躲處、逃無逃處,為保命只得掀開船篷、赤身裸體往冰冷的江里跳。徐霞客最后一個跳江,倒栽下水,耳朵和鼻腔都灌了水。好在他個子高(一米八),水深只齊腰,掙扎出頭后刨著水爬到相鄰的運谷船上,“身無寸絲”,有位好心的船客脫了自己身上一套單衣單褲給他遮羞御寒。
在路上,還有比強盜更可怕的。
今天,歡度春節(jié)的人們,或許會到動物園看看老虎什么的,當年,那可是老虎等在路上看人。歷史上有太多虎患的記載,尤其是明清時代,人口繁盛,四處拓展,老虎們開始走出深山,慘烈的人虎大戰(zhàn)開始了。公然游蕩在路上甚至村莊的老虎,成了時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次告別,可能就是永別了。唐代詩人陳陶有一句詩催人淚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試想想,新春佳節(jié)之際,一個妙齡女子在爆竹聲中沉沉睡去,夢見了自己的心上人,而這個人,早已經(jīng)是萬里之外的一堆枯骨了,他再也不能回家過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