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記”捐款的匯款收據(jù)
“這種存單取款時必須用身份證,所以一直存放在工會的保險柜里。”江先覺說。
3月20日,當(dāng)“李記”被找到后,這張存單被送到了“李記”真人許惠春的家中,老人的兒子當(dāng)即表示:“如果能取出來,我們就把這筆錢捐了,算是完成父親的遺愿。”
一只木箱子藏著的秘密
許海鑫是許惠春的大兒子,一年前剛剛退休。他告訴記者,3月18日,父親許惠春因病重住院,3月20日下午在醫(yī)院病逝。老人患有腦梗,說話有些不便,住院時他已經(jīng)不能說話。“在此之前,父親也沒有任何特意的囑托。”
“父親生前很少照相,在找遺照時,我們打開了父親生前最珍重的小木箱,在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那些東西。”許海鑫說,他二弟許海東打開箱子后,看到里面有父親年輕時獲得的三等功獎?wù)?,還有一些信件和筆記本,筆記本里面用紙包著一張張匯款單。
許海東趕緊喊來大哥許海鑫和三弟許海石。許海鑫回憶到,包裹的紙已經(jīng)泛黃,看到這些匯款單時,他們才恍然大悟,知道父親許惠春就是那個匿名捐款的“李記”。
之后,他們又在其他幾只箱子中找到了散落的匯款單。三人一遍遍翻看這些匯款單。“我們兄弟三個都哭了,真不敢相信,父親就是‘李記’,他從來沒有提過此事。”許海鑫說。

“李記”1998年捐給救災(zāi)會的定活兩便儲蓄存單
“我們家訂過報紙,我們還在一起探討過誰是‘李記’,父親掩飾得真好,根本沒有任何異常。”許海鑫他們當(dāng)時推測,“李記”應(yīng)該是收入高、家庭條件好的那一類人,他怎么也想不到父親許惠春就是“李記”。
“在已經(jīng)找到的28張匯款單中,最早的是1981年的一張匯款單,匯款單已經(jīng)發(fā)黃,金額為20元。”許海鑫對記者說,他和家人整理這些匯款單,發(fā)現(xiàn)在過去30多年里,父親許惠春幾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樹地震捐款3000元,甘肅舟曲縣中國紅十字會捐款3000元,中國紅十字總會捐款5000元……能找到的匯款單數(shù)額加起來,總額近6萬元。這些捐款有一個共同點:每次都用虛擬地址,署名全是“李記”。
“父親還有一只箱子,壓在遺像下面當(dāng)供桌,現(xiàn)在不能動。等49天后再打開,不知道里面可還有匯款單。”許海石哽咽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