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
圍棋之鄉(xiāng)美名揚
群眾基礎如何夯實?
被稱為“數據帝”的廈門市圍棋協會前秘書長許云昆,把2012年看作廈門圍棋蓬勃發(fā)展的開端之年。2012年,福建和廈門圍棋一下子熱鬧起來,福建省恢復了停辦多年的省賽,并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聯賽、后逐步延伸至海峽兩岸乃至東南亞多地聯賽。廈門也從2012年開始籌建廈門市圍棋協會,并于當年開始連續(xù)舉辦“晚報杯”全國業(yè)余圍棋錦標賽。“也可以說,2012年是廈門圍棋按下重啟或者加速鍵的一年。”
許云昆向本報記者介紹,自2012年以來的10年間,廈門取得18次省級以上團體冠軍、5次省級以上個人冠軍,其中包括一次全國團體冠軍、兩次全國個人冠軍。廈門參加了41次省級以上賽事,許云昆作為領隊、教練或隊員參加了40次比賽,“有奪冠的喜悅,也有鎩羽的無奈,有死里逃生的大逆轉,也有過山車般的跌宕歷程。過去10年,我有幸處在一個特殊的位置,經歷了絕大部分外戰(zhàn),我覺得我有責任把它們寫下來。”據了解,許云昆目前正在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昆哥圍棋數據庫”上連載廈門圍棋最近10年的歷史,他計劃寫40篇,預計9月完成。
2013年廈門市圍棋協會成立,圍棋受到廈門各界的高度重視,經常舉辦各項圍棋比賽,本地棋手獲得很多向職業(yè)高手甚至是世界冠軍請教的機會,水平提高很快。廈門市圍棋協會還創(chuàng)辦了廈門圍棋巡回賽、設立了廈門業(yè)余圍棋內功制度,在全國范圍內都非常有特色,也得到中國圍棋協會的表揚。
扎根廈門后,余曉丹創(chuàng)辦了曉丹棋院、出任湖里區(qū)圍棋協會會長,走進小學生的課后延時圍棋培訓。“在疫情之前,我們棋院有900多個孩子學棋,疫情以來減少到600人。跟我們規(guī)模差不多的,在廈門有三四家。而培訓學員達到200人以上的,也有一二十家。跟我剛來廈門時相比,眼下100多家培訓機構可謂幾何級增長了。”
正是像余曉丹、許云昆這樣一批批廈門圍棋人不斷地耕耘,廈門在2017年獲評“全國圍棋之鄉(xiāng)”才水到渠成。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來廈門頒獎時說,廈門獲得這一榮譽實至名歸。
妙手
高手紛至賽事不斷
未來發(fā)展如何把向?
曾獲第二屆“金姜堰杯”中國作家圍棋賽季軍的廈門作家南宋是本報一名資深記者,根據他的回憶,在20世紀90年代,俞斌、張文東等圍棋國手來廈門,大家就非常激動了,從最近這10多年開始,聶衛(wèi)平棋圣以及世界冠軍馬曉春、常昊、羅洗河、柯潔、江維杰等來廈門參加各種活動,已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廈門圍棋的發(fā)展,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甚至沒有機會與柯潔一起吃飯。”
2017年,廈門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男子圍甲隊伍,世界冠軍柯潔成為隊內一員,并連續(xù)三年代表廈門參賽。而早在2013年全國女子圍甲聯賽開賽時,廈門就組建了自己的女子圍甲隊伍,余曉丹擔任領隊的廈門觀音山隊連續(xù)9年參賽,并且請來前國手、張璇八段出任教練,取得了一次全國亞軍、三次季軍。
廈門男隊2017年引進柯潔,廈門女隊2014年就與著名的臺灣美女棋手黑嘉嘉簽約,一時間引起轟動。黑嘉嘉的到來,也讓兩岸圍棋的交流更上層樓。
曾經師從聶衛(wèi)平的王鷺,率領團隊致力于圍棋人工智能的研發(fā)和推廣。2018年至今,王鷺的團隊在福州連續(xù)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四屆。吸引了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團隊參賽,賽事也成為世界上參賽隊伍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人工智能圍棋賽事,并與中國圍棋大會·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公開賽、日本UEC杯世界圍棋AI大賽并列為世界人工智能圍棋三大賽事之一。
妙手不斷,也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對于廈門圍棋的未來之路,廈門市社會體育發(fā)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廈門圍棋要想下出更多的妙手,應該加強師資力量培養(yǎng),出臺更有利于圍棋發(fā)展的相關政策。同時,針對小學階段就有圍棋特長和天賦的孩子,打造一條獨特的發(fā)展之路,廈門圍棋或許能走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