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7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崔曉旭)昨天,《朗讀者》“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fā)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這意味著北京、武漢、廈門的“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正式開啟。
潘維廉成為廈門1號朗讀者
昨天,廈門音樂廣場的“一平方米”朗讀亭,朗讀者如約而至。潘維廉作為廈門1號朗讀者出現(xiàn)在了“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中。“大家好,我是朗讀者潘維廉,是廈門大學(xué)管理學(xué)院的教授,我來自美國,但現(xiàn)在是一名廈門人,我們在廈門生活了32年了。今天,我想朗讀一首林語堂的《論夢想》,獻給廈門、獻給中國。”
1988年,潘維廉辭去美國第一證券公司副總裁職務(wù),舉家來到廈門,是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的外籍教師之一,曾獲國家外國專家友誼獎、福建省榮譽公民、廈門市榮譽市民等稱號。他時常自豪地用閩南語說:“我是廈門人!”
三天224名幸運兒將走進朗讀亭
除了率先登上直播的潘維廉教授,在廈門音樂廣場的活動現(xiàn)場,還能遇見很多有故事的廈門人:為捐髓救母,放棄中考的15歲少年曾啟??;參與解放廈門的張水錦烈士后代黃麗娟;用微光點亮閱讀火種的城中村公益圖書館創(chuàng)始人丁勇;鼓浪嶼上第一支平均年齡60歲的原住民樂隊雷厝樂隊。
目前,廈門地區(qū)有上千人預(yù)約報名“一平方米”朗讀亭活動,10月16日-18日將有224名幸運兒如約走進朗讀亭。
據(jù)了解,讓朗讀者帶著自己的故事,走進這個24小時開放的朗讀亭,欄目組用慢直播的形式拍攝下每一個朗讀者在亭內(nèi)的講述和朗讀。制作人董卿會在北京的朗讀亭外,傾聽三城、三天發(fā)生的故事,并且隨機與朗讀者互動連線,實時分享實時互動,完成“雙向的朗讀”。
未來,欄目組還將啟動《朗讀者》新媒體項目“一萬公里——遠方,誰在朗讀?”去傾聽更多朗讀者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