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5日訊 已然逝去2019年,如同以木為軸的長卷。一筆一劃,一字一句,都定格了關于非遺最精彩的瞬間,浸漬著我們穿越千百年,與古老技藝相遇的點滴。驅散黑夜的星火之光,正如你我。為守藝人的故事動容,見證了一雙雙粗糙結繭的手背后,那一顆夜空中最亮的“匠心”。
新年伊始,臺海網策劃推出《2019·我的非遺日志|致敬非遺的最美情書》,講述20多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守藝人背后,匠心獨具的傳承故事,帶領大家感受廈門非遺的獨特魅力,為非遺寫下最美情書。
(長按圖片查看H5,了解更多非遺故事)
廈門非遺傳承人合輯(部分)
匠人,擇一事終一生,一手雕浮繪,一眼觀匠心。 技藝的生命力,長在手上,刻在心里,在日積月累中流淌出詩意。左手感受泥土的溫度,右手傳遞歷史的清音。 他們像少年一樣去愛,將每一份熱忱凝結于指端。世界再嘈雜,內心是安靜的。靈心勝造物, 妙手奪天工。把細節(jié)與細節(jié)用心堆砌,就是匠人對完美最好的詮釋……
擇一事,終一生,在城市的一隅堅守著的。——匠人
廈門漆線雕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蔡水況(上)、錫雕(同安錫雕)省級、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鄭天泗莊亞新(下)

珠光青瓷燒制技藝(同安汀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洪樹德(上)、傳統(tǒng)香制作技藝(廈門閩南天然香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建兵(下)
廈門珠繡手工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謝麗瑜(上)、廈門柒寶齋漆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錦麗(下)
惠安石雕(惠和影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雅華(上)、龜糕印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潘海員(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