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幾個音符創(chuàng)作曲子
蘇思炯是廈門一中初二學生。別看他年紀不大,其實他已經(jīng)是一位頗有經(jīng)驗的“小鋼琴家”了。9歲那年,他就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了首場個人鋼琴即興彈奏音樂會,11歲通過中國音協(xié)鋼琴十級考試。
昨日,他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的第三場音樂會。音樂會上,由到場的觀眾在小紙條上寫下幾個音符,蘇思炯抽取其中4張,將紙上幾個簡單的音符作為主題,即興創(chuàng)作并完成兩首完整的鋼琴曲和兩首雙排鍵電子琴曲子。
即興演奏是根據(jù)一個主題臨場發(fā)揮的演奏方式,彈奏過程即是創(chuàng)作過程,沒有樂譜,手一觸鍵就沒有反悔的余地,可以說,這對演奏者是極大的考驗。然而,蘇思炯回憶起演奏時的心情,竟是一點也不緊張,他反而認為,即興彈奏不需要記譜,可以彈奏的范圍很廣,即使出現(xiàn)差錯,也可以臨時調(diào)整,這讓他更放松,可以大膽地“放飛自我”。在舞臺上,他會全身心地投入音樂中,無論臺下觀眾反應如何,都打破不了他為自己構筑的音樂王國。
即興彈奏每次演繹不同
蘇思炯是如何即興彈奏的?他向記者介紹,拿到音符后,他就會開始思索要用什么樣的方式演奏,是用一段體還是回旋式?這支曲子要用在什么樣的場合?例如,他昨日在音樂會上彈奏的第二首鋼琴演奏即興作品,就是一首適合大家一起歡快跳舞的曲子。
蘇思炯說,在即興演奏的世界,每一首曲子都是獨特的,不管他演奏的是自己專輯中的曲子《say good bye》,還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谋┢婢壷黝}曲《Let it go》,每一次彈奏的音符都會和上一次彈的有所不同,曲子雖有原型,但都是在臺上臨時創(chuàng)作的,而不是按照曲譜背出來的。
不用按部就班遵循曲譜,自由靈活,能夠發(fā)揮演奏者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在蘇思炯看來,這就是即興演奏令他著迷的地方。
興趣是他“最好的老師”
蘇思炯的媽媽是大同中學的音樂老師,蘇思炯4歲半就開始跟著媽媽學鋼琴。打下深厚的基本功后,在媽媽鼓勵下,他開始在練習完書上的曲譜之后,試著在曲子里加一點花樣,做一些變動。漸漸地,他喜歡上了這種靈活多變、富有挑戰(zhàn)性、發(fā)揮空間大的演奏方式。
2014年起,他師從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未明和爵士鋼琴演奏家朱蟒,主修鋼琴即興演奏。平時,他會聽聽潮流歌曲找靈感,或從老師推薦的名曲中學習結構、和聲。
在人們印象中,要成為一名能夠在舞臺上演奏的“鋼琴家”,恐怕一天至少要練習四五個小時。但蘇思炯告訴記者,不需要準備音樂會時,他只是在學習之余每天花十分鐘進行基礎練習,或是花半小時即興彈奏。即便上周要準備音樂會,他每天的練琴時間也不過是增加到一個多小時,并不會影響學業(yè)。
蘇思炯的媽媽說,即興彈奏和一般的鋼琴演奏不同,它重在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考驗的是演奏者的臨場反應能力,因此練習時間可以比較靈活機動。正因為即興彈奏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她才一直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對于未來,父母沒有給蘇思炯規(guī)劃一條固定的道路。“他有什么興趣,我們就提供條件支持他去做,我們從沒說過一定要他將來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蘇思炯的媽媽介紹,鋼琴只是蘇思炯的一個興趣愛好,他還喜歡攝影、設計,曾參加過攝影比賽,平時喜歡用PS軟件做一些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