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起“悅讀福袋” 讓孩子們分享閱讀的喜悅
“悅讀福袋”的創(chuàng)意出現(xiàn)在2011年。
陳雅勤至今還記得很觸動她的一件事。當年,有個孩子,未經(jīng)書店同意,就想拿走書店里的書,被她發(fā)現(xiàn)了。她耐著性子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孩子說,他喜歡那本書的故事,想拿回去接著看,再講給弟弟妹妹聽。
陳雅勤意識到,書店周邊住了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孩子愛看書,但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她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
陳雅勤嘗試過幫民辦學校建立圖書角。她捐了一批書給學校,但書都被人拿走了,圖書角快空了,書沒有抵達更多人手上,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悅讀福袋·傳遞愛”活動在此之后真正成形,以福袋為媒,載著繪本開始了圖書漂流之旅,從這個孩子的手上漂流到那個孩子手上,每個人都把自己的閱讀感想留下,和他人分享。
陳雅勤倡議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捐書。作為發(fā)起人,她第一個“出手”,先后自掏腰包捐贈26462冊圖書。不過很顯然,“悅讀福袋”這個想法僅靠一己之力很難惠及更多人群,她需要支援。
說服企業(yè)參與 迄今共有6萬個福袋在漂流
萬事開頭難,她揣著一個想法,卻難免遭到質(zhì)疑。2015年,她曾一個月內(nèi)“三顧”同一家企業(yè),試圖說服企業(yè)捐一些“悅讀福袋”:第一次,對接人只是象征性地接待她,無果;半個月后,陳雅勤主動聯(lián)系,見到了企業(yè)的工會主席,卻沒能打消對方的疑慮;又一個星期后,經(jīng)過反復聯(lián)系,陳雅勤終于見到了企業(yè)負責人,談成了捐贈協(xié)議——霞陽小學獲捐786個福袋,共1572冊繪本從這里開始漂流。
漂流的數(shù)量,從1000個到5000個,從5000個到2萬個,再到如今的6萬個福袋12萬冊繪本……“悅讀福袋”宛如輕輕的浪,穿過喧囂的街,準確抵達孩子們和父母的手邊,悄悄種下閱讀的種子。家住海滄的邱曉蘭說,初為人母的她,拆開福袋陪孩子閱讀,和孩子一起成長,感受到不一樣的幸福。
漂流的范圍,從海滄,又到了海峽對岸的臺灣……臺胞媽媽林靜芬2012年在海滄定居,她告訴記者,如今很多“悅讀福袋”通過在海滄的臺胞媽媽傳遞到臺灣,有更多的家長和孩子能閱讀到不同的繪本。
在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校長黃馬??磥?,陳雅勤做的是有功德的事。“以書為媒,她不僅推動了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讓孩子之間互相聯(lián)系,家庭文明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得到提升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