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檔案
姓名:劉依琳
畢業(yè)學校:科技中學
高考分數(shù):375分(理科)
報考院校:泉州師范學院
預(yù)計學費:5000元
臺海網(wǎng)7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文 梁張磊/圖 實習生 曹逸云 楊康)等我大學畢業(yè)、找到工作后,一定要盡快找個大房子,接父母過去住。
對于今年剛剛高考結(jié)束的劉依琳來說,一個能為家人遮風擋雨的落腳點,這個對別人來說再普通不過的基本生存環(huán)境,卻一直是她內(nèi)心最渴求的奢望。
住過8年地下室、樓道間,奶奶因中風導致偏癱,全家人每月生活費不足1000元,不吃水果不喝飲料……面對這一切苦難,年僅19歲的劉依琳顯得非常平靜。甚至在學校申請補助時,她跟老師說,自己是正常的務(wù)工家庭,如果能夠拿到補助,減輕父母的壓力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有家庭更加困難的同學需要幫助,她也不介意讓出名額。
一家五口 蝸居不足10平方米樓道間
思明區(qū)通寶大廈4樓與5樓之間,樓道的角落里,兩道安全門隔出不足10平方米的狹窄過道,這里就是劉依琳一家五口人的落腳點。
屋子的一側(cè)放著一張桌子,堆滿了書籍和生活必需品,奶奶靠墻坐著輪椅,頭頂是父親用鋼條焊接的自制“小閣樓”——幾根鐵棍懸空固定在墻上,鋪上木板,就是依琳整個暑假的床。
房間內(nèi)光線昏暗,沒有廚房和洗手間,進出有一截高高的臺階。
“家里空間太小,連張餐桌都沒有,平時吃飯大家都是端著碗隨便吃幾口。”劉依琳爸爸介紹說,“從1999年來廈門,我們夫妻就住在這樓道,十幾年了,后來奶奶帶著兩個孩子也從老家四川過來了,祖孫三人沒地方住,就免費借住在附近小區(qū)一個好心人的地下室中。”這一住就是8年,直到后來孩子進入科技中學高中部住校。后來奶奶中風需要照顧,一家人只好都擠在這樓道間里。“依琳周末回來,就只能跟奶奶擠在一張90厘米寬的單人床上。”劉依琳爸爸心疼女兒每天晚上休息不好,但是,“沒辦法,家里實在是放不下床,只好委屈孩子了”。
白天還好,孩子們可以去劉依琳爸爸的辦公室,到了晚上,一家人過夜就是個大問題。
解決方案就是一家人分三處睡。奶奶坐在輪椅上睡覺,姐姐睡頭頂?shù)拇?,弟弟劉斌借住在大樓保安宿舍,至于劉依琳父母,則是在辦公室地上鋪一張涼席或者放個躺椅,就對付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