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廈門校園垃圾分類 經驗干貨 亮彩數據
●廈門大中小幼兒園1164所,全日制在校學生79萬人,教師近5萬人。
●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學校覆蓋率100%。
●師生參與率100%。
●大中小學生分類投放垃圾的準確率達85%。
經驗總結
工作機制
專款保障
協(xié)調例會
現場辦公
微信聯動
臺賬通報
責任督導
創(chuàng)建評比
課堂教學
●一套教材(中小幼),讓學生從“零敲碎打式的學習”向“整體修習式的學習”轉變
●一套教學設計(中小幼)
●一套和學科融合教案(中小)融入中小學36個學科教學,滲透各學科考試內容,增強學生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掌握
課外活動
●融入學校的“五節(jié)”: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和安全教育節(jié)
●成立生活垃圾分類社團
●舉辦生活垃圾分類夏令營
社會實踐
●編寫一本校園文化案例
●編寫一本社會實踐案例
家庭參與
●向70多萬名家長發(fā)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
●開展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評價活動
●學生每日一記、每周拍攝一張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照片、每月編輯一個微視頻上傳到班級家長QQ群
社區(qū)拓展
學生家長參加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社團
制圖/張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