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專業(yè)民間救援
對于專業(yè)二字,曙光救援隊長王剛有一種近乎完美的苛求。
8年前站在四川地震災區(qū),作為志愿者的王剛,感慨生命的脆弱、救援力量的匱乏,于是有了“曙光”。“打造一支專業(yè)民間救援隊,做事純粹、用心純凈、互助友愛、守望相助。”這是2014年王剛和隊友組建“曙光”的初心。
不忘初心,短短兩年時間,曙光救援隊的廈門總隊近100人,還在福州、江西、安徽和泉州都成立了支隊,總的在編隊員達到460人。
他們提高了民間救援隊的專業(yè)化水準。“8年前看到倒塌的樓,我肯定是第一時間鉆進去;8年后再看到,我肯定是停下來,把大家按住,冷靜思考,各自分工。”王剛說,隊員首先要有專業(yè)意識。
2016年1月,廈門曙光救援隊成為大陸第一個和臺灣方面簽署災害互助協(xié)議的民間救援隊伍;2015年12月,東海救助局第二飛行大隊正式與曙光救援隊“牽手”訓練;2014年,成為中國扶貧基金會人道救援網(wǎng)絡成員。
民間救援隊的資金,主要來自社會資助,來自民間,回到民間。沒錢的時候,他們只能自掏腰包做公益。去年,王剛為了給救援隊配一部指揮車,咬咬牙,把自己的車庫和車子也賣掉了。
財務公開,也是曙光救援隊的專業(yè)追求。王剛堅持讓“曙光”永遠財務透明,每年向公眾公開財務報表,接受社會任何一員的監(jiān)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