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安焚燒發(fā)電廠將擴容
臺海網11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 通訊員 李力)垃圾填埋變焚燒,廈門將于明年開始在翔安和海滄擴建兩個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昨天,市政集團面向市民開放參觀后坑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海峽導報記者從中獲悉,預計到2018年,廈門生活垃圾將基本全部用于焚燒處理。
焚燒擴容后,垃圾焚燒所產生的電能,也將從目前的每日幾十萬度成倍擴充,而隨著一些新工藝逐步投用,還將有更多的垃圾經過處理后變廢為寶。
焚燒擴容 明年開始擴建兩個焚燒發(fā)電廠
3個焚燒發(fā)電廠,廈門每天有上千噸生活垃圾被用作焚燒處理。據后坑焚燒發(fā)電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廈門每天4000多噸生活垃圾,目前焚燒處理的占比情況,后坑每天可處理400噸生活垃圾,翔安和海滄則各處理600噸,生活垃圾還基本以填埋為主。
同時,和填埋相比,垃圾焚燒處理占地小,處理速度快,處理量大,減容更多,也更加環(huán)保節(jié)能,為此,廈門正在全面轉變垃圾處理方式。根據計劃,明年開始,翔安和海滄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將啟動二期建設,開始全面擴容,兩個焚燒發(fā)電廠將各自再增加1200噸的日處理量,預計到2018年將擴容完畢,而后坑焚燒廠則保持目前的容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