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14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道 從去年至今,我國多輪疫情的病毒溯源結果都提示,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會引發(fā)疫情的本土傳播。市疾控中心的專家提醒市民,如非必需,不要從境外高風險地區(qū)購買商品,也謹慎購買國內發(fā)生本土疫情所在地區(qū)的商品。
記者了解到,深圳的本輪疫情中,病例1從事國際貨物供應鏈工作,近期有境外物品接觸史。根據流調和病毒溯源結果綜合分析,本起疫情為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疫情,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市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首席專家 王明齋:從2021年的年末到2022年的年初,確實是有若干疫情的線索在提示我們,可能是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是環(huán)境導致的疫情的傳播。
專家提醒市民,如非必需,不要從境外高風險地區(qū)購買商品,也謹慎購買國內發(fā)生本土疫情所在地區(qū)的商品。新冠病毒不能獨自存在環(huán)境中,它通常附著在一些物體上。如果用手觸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鼻腔、眼睛等黏膜,容易導致感染。
市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首席專家 王明齋:整個境外目前在我們看來,都是高風險的地區(qū),從境外來的物品尤其是冷鏈的物品,相對來說還是有風險的,在冷鏈的物品表面,新冠病毒它存活的時間保持活性的時間會比較長。
在收取快遞時,應減少與快遞外包裝的直接接觸,佩戴好口罩及手套,并做好消毒措施和手部衛(wèi)生。也可以先使用醫(yī)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快遞的外包裝及物品。
市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首席專家 王明齋:如果用手有接觸這個外包裝的話,要及時洗手,處理完之后外包裝要及時的丟掉,不要放在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