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光救援隊隊員發(fā)放飲用水等物資。救援隊供圖
臺海網7月26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鄭州、鞏義、新鄉(xiāng),從20日連夜趕到河南開始,曙光救援同盟便全力投身救援工作,每個隊員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轉移被困群眾、接受求助、捐贈應急用品、協助發(fā)放物資,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總能發(fā)現他們的身影。
目前,在河南參與救援的不少團隊已陸續(xù)輪換第二、第三梯隊。而作為曙光救援同盟的中堅力量,廈門曙光救援隊擔負了協調指揮、資源對接的任務,隊員們會在合理安排休整的前提下繼續(xù)堅守。
多支隊伍日夜兼程赴河南
20日晚6點38分,廈門曙光救援隊信息組上報信息:“河南鄭州出現極端天氣,可能造成重大災害。”接到信息后,隊長王剛立即要求信息組進一步跟進當地的網絡求助信息,同時,一條備勤信息在全國曙光救援同盟的群里發(fā)出,要求各地曙光救援隊進入備勤狀態(tài)。半個小時后,已經有6支隊伍響應。
來自河北的曙光救援隊作為曙光救援同盟第一梯隊率先趕往了河南。作為曙光救援同盟指揮調度的隊伍,廈門曙光救援隊的11名隊員攜裝備于當晚10點30分也從廈門出發(fā)奔赴河南。王剛告訴記者,從離開隊部到抵達河南,大家都是日夜兼程,“人停車不停”。與此同時,曙光救援同盟的多支隊伍也先后從全國各地趕往了河南。
轉戰(zhàn)到更需要幫助的地方
21日凌晨4點20分,曙光救援同盟第一梯隊——來自河北的曙光救援隊趕到了鄭州,在向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報備后,與隨后趕到的幾支曙光救援同盟隊伍一道就近尋找救援對象,接受當地的求助。當天,隊員們幫忙轉移了包括身體不適的孕婦在內的多名受困群眾,并將一名破了羊水的孕婦送往醫(yī)院。
當天,仍在趕往河南途中的廈門曙光救援隊指揮車上,王剛研判,鄭州作為省城,救援力量較為充足,而其下轄的鞏義市,救援力量相對薄弱,更需要支持。王剛決定“轉戰(zhàn)到更需要我們的地方”。隨后,曙光救援同盟發(fā)出通知,各個隊伍往鞏義市行進。在與鞏義市當地政府對接后,曙光救援同盟前往受災最嚴重的米河鎮(zhèn),緊急開展轉移群眾的工作。
22日,由于新鄉(xiāng)市災情嚴重,曙光救援同盟兵分兩路,一路留在鞏義市做災情調查、救援等工作,另一路則派出山東、河北、安徽等多支救援隊前往新鄉(xiāng)市,協助當地進行受困群眾轉移工作。王剛告訴記者,連續(xù)幾天,曙光救援同盟都派出隊伍前往新鄉(xiāng),最后一個回撤的隊伍于25日下午4點半離開新鄉(xiāng)。
讓當地群眾吃上一口熱飯
近兩天來,隨著救援任務比重下降,曙光救援同盟逐漸由救援轉入救災。除了接收國貿股份送來的抽水泵、飲用水、發(fā)電機和食品等物資外,曙光救援同盟還在鞏義市當地協助政府救災,累積發(fā)放了5000份糧油。
由于目前當地還處于大面積停電的狀況,廈門曙光救援隊從自籌資金里拿出來近30萬元采購發(fā)電機。昨日,由曙光救援同盟組成的5個小組攜帶專項購買的16臺柴油發(fā)電機對米河鎮(zhèn)15個村委會安置點進行線路改線送電保障。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這15處村委會安置點已經恢復電力供應。
“當地群眾從災情發(fā)生后至今沒吃過熱飯。”昨日,王剛告訴晨報記者,曙光救援同盟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按照每人每天三餐45元的餐標,請當地餐飲企業(yè)將供餐送到鞏義災民集中安置點。同時,曙光救援同盟也在積極與鄭州市燃氣公司對接,協調罐裝液化石油氣,爭取早日讓居民恢復做飯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協調救災資源,幫助鞏義當地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王剛告訴晨報記者。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