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臺海網6月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很多小朋友都收到了家長送的禮物。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成長過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而如今,“親子”也成了兒童文化、消費市場的熱點,親子餐廳、親子游泳、親子劇場等“親子產品”層出不窮。在廈門,有的家長感受到“親子”的快樂,有的則感受到“親子”的壓力。
【餐娛行業(yè)】
親子餐廳消費偏高,學游泳一交就是一兩萬元
如今,各大商圈幾乎都有親子餐廳入駐。這類餐廳就像結合游樂場的餐館,有用餐區(qū),更有孩子們最愛的海洋球區(qū)、滑梯、玩具小汽車等,甚至還有動畫片角色的換裝區(qū)。
和普通餐廳比,親子餐廳的消費偏高。“100多元,大人基本沒得吃,孩子除了玩,就只有簡單餐飲。其實,食物不值那個錢,感覺把游樂場的錢算進來了。”家長黃女士帶孩子去過寶龍一城、萬象城、SM廣場以及廈禾路文灶一帶的親子餐廳,裝修都很高檔,也注意衛(wèi)生,如脫鞋后還要換餐廳的一次性干凈襪子入場。
除了餐廳,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親子游泳項目。孩子下水時,不僅有教練陪著,還會讓一位家長也一起陪伴學習。親子游泳機構的定價都很高,一節(jié)課價格在300元左右,實行年費制,一交就是一兩萬元。
相比之下,露營、戶外拓展領域的親子項目,價格就親民多了,花100多元,一家人就能在露營地玩樂。
【手工活動】
培養(yǎng)耐心和動手能力,留下作品和回憶
手工活也打“親子牌”。父母愛好烘焙,孩子常常也會對此有興趣,于是市場上出現(xiàn)了親子烘焙坊、親子陶藝坊、親子手工坊。這些商家的營業(yè)面積一般不大,有專業(yè)老師指導。如親子烘焙,入門體驗一般是曲奇餅干、杯子蛋糕、字母餅干,進階課程有奶油蛋糕,還可以學裱花。“孩子自己做的曲奇餅,會喜歡到舍不得吃,很有成就感。我也可以順便完成一樣點心帶回家。”于媽媽是親子烘焙坊的???,她說,這種親子項目很有互動性,還可以隨時關照孩子。
父母和孩子一起穿珠子做手鏈、手機鏈,或者做個泥塑,也是很多家庭喜歡的活動。“這種親子活動完成了,會留下作品,比如帶一對杯子回家。”住在SM廣場附近的糯糯媽媽說,寓教于樂,既培養(yǎng)孩子耐心,也教動手能力,這是她看重的。
【藝術市場】
父母孩子成為同學,一起學習成特殊陪伴
獨唱、對唱、小組唱,現(xiàn)在還有親子合唱。廈門人寇雙是在國外旅居近十年的合唱指揮、音樂制作人,2020年創(chuàng)辦廈門親子合唱團,這是省內第一支親子合唱團。今年母親節(jié),廈門親子合唱團把合唱課堂搬到戶外的大山里,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山頂上,面對大山唱歌、學閩南話、做游戲、摘楊梅、寫時光膠囊……
寇雙說,成立親子合唱團的初衷是希望提供時間和空間給熱愛歌唱的父母與孩子,一起享受高品質的家庭音樂親子時光。另外,設立一些學習小目標,全家人一起認真學習一樣美好的事物,建立良好的音樂審美與音樂互動。爸爸媽媽與孩子成為同學,是一種獨特的陪伴。在親子合唱團里,甚至有奶奶輩,跟著孫女認真學同一首歌,一起排練錄制視頻。
此外,以前的兒童藝術興趣班,都是孩子自己上。父母送孩子去學鋼琴、繪畫等,下課再來接,或者干脆坐在教室外刷手機。如今,家長選擇挑戰(zhàn)自己,和孩子一起深度學習。
如果一起學有難度,至少要一起看——5月28日,閩南大戲院、泉州大劇院同小不點大視界聯(lián)合主辦2021年度親子微劇場開幕首演禮,親子微劇場成為親子活動的又一個平臺。接下來,13部來自8個國家的創(chuàng)意劇將扎堆亮相,囊括音樂、舞蹈、人偶、現(xiàn)代舞、新馬戲、光影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演出服務重點是親子家庭。(記者 林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