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李慶閣教授帶領的團隊正在研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必備物資。
臺海網(wǎng)1月31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道 記者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已突擊研制成功新型冠狀病毒RNA假病毒標準品、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以及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并于近日臨床應用于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上述三種試劑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必備物資,而目前臨床上非常緊缺。
據(jù)介紹,三種試劑由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黨員教師李慶閣教授帶領團隊,聯(lián)合該學院張永有教授共同攻關研發(fā)。
新型冠狀病毒RNA假病毒標準品相當于一種模擬的“新型冠狀病毒”,具備類似病毒的構造,內含待檢測的病毒RNA片段,但不具有毒性。其可用于檢驗檢測試劑,對于開展核酸檢測的各級疾控中心、醫(yī)療機構和核酸檢測試劑的生產(chǎn)企業(yè)都屬于必需品。而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能夠在對樣本中的病毒加以裂解滅活的同時,有效保證樣本中的病毒核酸在室溫條件下保存和運輸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解決了常規(guī)保存液無法滅活病毒而存在的轉運中的生物安全隱患。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特別是涉及基層醫(yī)療單位的臨床使用。
廈門大學李慶閣教授帶領的團隊正在研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必備物資。
據(jù)悉,為支援疫情防控,李慶閣教授聯(lián)合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擴大生產(chǎn),并于1月30日開始向相關疾控中心和醫(yī)療機構捐贈RNA假病毒標準品與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首批分別為10000支和20000支。
此外,李慶閣團隊與致善公司聯(lián)合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現(xiàn)場檢測一體機也已完成內部測試,即將開展臨床評估,并啟動注冊報批工作。該型儀器可用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現(xiàn)場檢測,無需嚴格實驗室條件,無需專門培訓,僅需一步加樣,儀器可自動完成檢測并出具報告。上述研究成果將提供從樣本采集到儲存運輸再到自動化提取和檢測的全流程解決方案,一旦投入臨床使用,可大大緩解目前臨床樣本儲運難、病毒RNA提取試劑緊缺、傳統(tǒng)PCR檢測試劑操作繁瑣、對人員和環(huán)境要求高等一系列困難局面。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許曄 江子揚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