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善德和妻子喂母親銀耳枸杞湯。(視頻截圖)
臺海網(wǎng)3月25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103歲的謝淑勤阿婆坐在椅子上,時不時閉起眼睛打著小盹。擔(dān)心她從椅子上滑下,81歲的張金菊一直在旁邊用手扶著她。82歲的宋善德,泡了一杯茶,放溫了,小心地喂給她喝。
謝阿婆因為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兒子宋善德和他的妻子張金菊,都年逾八旬,不僅生活可以自理,還一直全天候照顧謝阿婆。18日下午,記者在老人位于集美的家中,見到了這家人溫馨的日常。也許,來自親人的愛,就是老人的長壽秘方。
悉心奉養(yǎng)
精心搭配一日三餐飯菜打碎才喂
多年前,謝阿婆跌了一跤,從此行動不便。在廈門愛心護(hù)理院住了8年多。去年4月,兒子宋善德把她接回家中照顧。
每天早上7點多,謝阿婆一醒,宋善德就開始幫她洗臉、漱口、泡茶、準(zhǔn)備早餐。早餐,是面包、牛奶、麥片或是銀耳枸杞湯;午餐和晚餐都挺豐盛,有時是四物雞湯煮面線,有時吃米飯,搭配肉、菜、魚等。“我母親沒牙齒了,所有食物都得用攪拌機(jī)打碎了,她不喜歡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所以我們會分開打。”宋善德說。她便秘,宋善德下午時常給母親泡蜂蜜水喝。
夜里,宋善德要醒來好幾次。謝阿婆的房間里裝著電鈴,想要起夜,就會按鈴。“有時一晚上要起來兩三次,凌晨兩三點、五點都得起,他因此時常睡眠不足。”張金菊說著,不由心疼自己的丈夫。雖然平日里,她能幫忙打點家務(wù)、給婆婆喂飯等,但老人上廁所,得從床上抱下來,她的力氣不夠。宋善德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他生了兩次病,一次帶狀皰疹,一次尿道感染。生病了,就邊吃藥邊照顧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