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3月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這個美女幼師不僅年輕貌美,還很有愛心。所以,當她提出讓吳先生獻點愛心,給山區(qū)孩子買鞋、過生日時,吳先生想都沒想,就陸續(xù)資助了1600元。然而,錢轉了,天天跟他聊天的“美女幼師”卻把他拉黑了。
昨日,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我市已有兩人上當。
今年1月初的一個深夜,公司白領吳先生的微信收到一條好友申請。對方頭像是年輕美女,昵稱是“清晨的落葉”。以為是自己業(yè)務上的朋友,吳先生便通過了申請。
剛通過,“清晨的落葉”就開始自我介紹,“我是一名在云南偏遠山區(qū)支教的幼師,請問您是學生家長嗎?”在得到吳先生否認后,“美女幼師”緊接著說,“那是我記錯了,不過我們可以繼續(xù)聊聊。”說著,就給吳先生發(fā)來一些給小朋友上課的圖片。就這樣,兩人越聊越親密,“美女幼師”的朋友圈也經常分享著她和學生一起做游戲的照片。
聊了一段時間,2月19日,“美女幼師”稱自己要幫班上的30名學生買鞋,可東拼西湊還差600多元。出于對“美女幼師”的好感和對小朋友的關心,吳先生二話沒說,轉去600元。
次日,“美女幼師”又找到吳先生,這次,是為了給一個小孩“過生日”,問吳先生愿不愿意給孩子買生日禮物。于是,在對方“買生日蛋糕與全班同學一起慶祝”的要求下,吳先生又支付了1000元“蛋糕費”。
這1600元轉去后,吳先生卻被“美女幼師”拉黑了。這時,吳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套路了。吳先生仔細一想,對方有時會發(fā)來語音,確實是女孩子的聲音,但一旦吳先生試圖與其語音或視頻聊天,對方要么不接,要么直接掛掉。
“吳先生并不是我市唯一因‘美女幼師云南支教’上當受騙的,市民劉先生在上周也遭遇了一模一樣的騙局,損失了800余元。”民警分析,兩名受害者遭遇的是“茶葉騙局”的升級版——“支教騙局”。
>>警方提醒我國每個地區(qū)都設有專門的公益機構和組織,如果您想為山區(qū)的孩子獻愛心,可通過正規(guī)渠道。
認清支教騙局三步驟
1.假裝加錯好友:騙子會以一個有愛心、很愛護自己學生的“幼師”形象出場,詢問受害者是否是某某學生家長,以此趁機探詢受害者身份信息。這個階段,騙子能確定受害者是否有經濟能力、是否愿意繼續(xù)聊天。
2.包裝朋友圈博取同情:通過對朋友圈的包裝和日常的聊天交流,騙子會以各種理由向受害者要錢,并打著給孩子買東西的幌子,博取同情。受害者往往會因為心疼孩子,獻出愛心。
3.見勢不妙立即拉黑:騙子在受害者警醒之后,果斷將其拉黑,解除一切關系。
數據
上周接報119起
詐騙警情
據市反詐騙中心統(tǒng)計,上周,我市共接報119起詐騙警情:盜竊銀行儲戶類詐騙23起,電信詐騙7起,網絡詐騙89起。多發(fā)的三類分別為:貸款,29起;商品交易,28起;冒充客服,14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