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公交精神 提升市民乘車體驗
廈門公交的“文明”是一張在全國聞名的亮麗名片,這也是公交精神的精髓所在。無論是在站點、公交車上或是斑馬線前,都能感受到這種精神帶來的滿滿獲得感。
市民出行接觸最多的就是公交車與公交車司機,為達成三者之間的和諧關系,自2014年起,采用綜合評分制考核,不斷提高公交車司機的星級評定工作管理水平;2017年起,針對“三容三貌”(公交車車容車貌、公交首末站站容站貌、公交駕駛員儀容儀表)開展常態(tài)化專項整治,針對三方面進行大檢查。
內部制定規(guī)章制度,外部注重宣傳創(chuàng)新。47個“工人先鋒號”、9個“巾幗文明崗”、26個“青年文明號”、1個“敬老文明號”,這些特色公交線路,都是公交集團為市民而開設的。金燦燦的牌匾,掛在公交車的車頭上、車廂里,引人注目、令人尊敬。“巾幗文明崗”2路車,打造“娘子軍”的細致溫柔服務,車廂內還有用粉色布簾圍起的哺乳室,在乘客中口碑極高;“敬老文明號”3路車,增設“敬老文明亭”及“老年人優(yōu)先充值服務窗口”,配備“敬老便民袋”,貼心推行普通話、閩南語報站服務,為老年人出行保駕護航……越來越多的公交車上再也看不見垃圾桶的身影,“無飲食車廂”逐漸推廣,市民搭乘干凈清新的公車出行,心情更加愉悅。
除了帶頭引領的駕駛員,公交上還常見身穿黃馬甲、頭戴黃帽子的“小黃帽”文明交通志愿者聯盟。“溫暖他人,提升自己”是他們永恒的主題,長期堅持開展斑馬線禮讓宣傳、文明路口交通督導、倡導文明排隊、愛心護站等志愿活動,已成為廈門市志愿服務的一個品牌,也為交通文明安全筑起一道堅強防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