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百家村
市井之味隨性古樸,廈門人的小生活
百家村是這樣的:很生活,卻不嘈雜;很市井,卻不世俗;很城市,卻沒有都市叢林的壓抑。這個半個多世紀前的“模范村”,不管過去多少年,只要走進來,還聞得見熟悉的市井味道,那些過往的記憶,就埋在里面。

▲“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建造的別墅
百家村,很隨性。百家村路上,有滿足生活需求的店鋪,沒有特意去裝修,一個大招牌便成了一家小店。
百家村,也很古樸,散發(fā)著濃濃的古早氣息。那些我們以為消失于城市街頭的小攤小販,裁縫師傅、補鞋師傅、剃頭師傅、修車匠、街頭磨刀人,依然守在巷子里,用自己的一點小小手藝,在不足0.4平方公里的百家村,安身立命。“早些年生意很好,這幾年慢慢淡了,但是還有很多老顧客會來,為了他們我一直沒離開這里。”修車匠陳師傅說,他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就在這一帶修車,手藝是父親傳給他的。
百家村路再往里走,靠近中興路段有一個菜市場,攤主常與居民聊家常。來往的都是常客,你要買什么,大概多少,攤主們都知道。午間閑暇之余,攤主趴在攤位上便能好好睡上一覺,沒人會打擾他們。
龔老說,時至今日,百家村里的人過的是廈門人的小生活——午后的陽光,溫暖和煦,小街巷里,時常見到幾位老伯、阿嬤坐在門口,曬著陽光,或是叫上幾個鄰里,泡一壺好茶,享受午間陽光的饋贈,這也是老廈門人最喜歡的生活方式。那畫面很美,也很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