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30日訊 據(jù)廈門廣電報道 這幾天的廈門好所在,我們都是帶大家在島內(nèi)走走逛逛,今天我們到島外走一走。相比于廈門島,同安的歷史可追溯的年代可就長遠很多,西晉時期就已經(jīng)置縣,千年同安古城人才輩出,傳奇紛呈,至今還留下了不少人文歷史古跡可供后人追尋,因此也是廈門城市魅力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今天我們來一段同安的人文歷史之旅。

據(jù)史料記載,同安孔廟始建于五代,后在宋紹興年間遷址至如今同安城東溪西畔,宋、元、明各代都有重修。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周圍學子求學的課堂。如今是廈門市現(xiàn)存唯一的孔廟建筑和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建筑。
我們現(xiàn)在所見到的大成殿,是清乾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67年重建。時至今日,每年的孔子誕辰依然會在這里舉行祭祀大典。
同安博物館講解員 鄭麗錦:這個孔廟的大成殿,我們在09年重新布展之后,現(xiàn)在的陳列就是有孔子,四圣人,以及十二哲人這樣十七尊的塑像+當中十二哲人最后的一位朱熹,是跟我們同安有個特殊的淵源,他是南宋紹興十八年的進士,在二十三年的時候首任就是任泉州同安縣的主薄??梢哉f朱熹的仕途是從同安開始的,那我們在孔廟進門的興賢育才坊,也是為了紀念朱熹在同安這五年當中為教育所做的一個貢獻。

大成殿、石坊、泮池、蘇公祠、青云路……孔廟中的斗拱飛檐、木雕石刻,清淡文雅,沉靜肅穆。其中北側(cè)的石雕陳列場,擺放著200多件從同安區(qū)各處搜集而來的歷朝歷代古石雕,獅馬虎羊,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同安博物館講解員 鄭麗錦: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四尊護橋石將軍是從西安橋下挖出來的。我們一般講到將軍,這樣一個軍人的形象都是比較霸氣,比較威風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四尊護橋石將軍一個比較悠哉、閑散的這樣一個形象,甚至有的都坐著翹起了二郎腿。就是從側(cè)面反映了當時社會一個比較安逸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