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濱南路“白改黑”后,裝上了可調式篦子(雨水井蓋)。
臺海網5月18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白改黑’后,路面“長高”了,可上面一個個的小零件該怎么辦呢?”近日,有市民致電本報熱線968820提出疑問,水泥路面改為瀝青路面后,高度有所提升,那么,原先存在的井蓋是不是就成了高低不平的小坑呢?
其實不然,昨日,記者從廈門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了解到,隨著湖濱南路、湖濱西路等十多個路段改造提升工作的完成,原先的老舊井蓋也都更換成了防沉降、噪音小,施工方便的可調式井蓋,它們與瀝青路面“親密接觸”,非但沒有成為“小陷阱”,反而讓道路變得更加平順、行車更加舒適。
和路面一起“長高”可傳導所受壓力
可調式井蓋就像一個“大頭釘”。釘帽在上,釘在下。當瀝青路面鋪設高度增加時,“大頭釘”可以跟著向上拔。市政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所謂“可調式”井蓋,就是它可以隨著路面高度的變化而調整。
在進行路面“白改黑”施工時,在6厘米厚中面層鋪設完成后,隨后開始一個個井蓋調整更換工作,舊井蓋“退役”,新井蓋“上崗”——模具成型,周圍灌注瀝青,再將一整套井蓋放上去,完成碾壓后,路面即可臨時開放通行。待整條道路上的井蓋全部調整更換工作完成后,最后進行4厘米面層鋪設,只需調整井蓋高度至瀝青面層標高,就能使井蓋與路面形成一個整體。
工作人員說,即使今后路面需要維修或再加鋪瀝青,這種類型的井蓋也能直接調整安裝高度,不用更換??烧{式井蓋的受力傳導方式,也由老式井蓋的井墻承載,變?yōu)榱司畨εc路面共同承載。由此一來,井蓋不易沉降、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