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豪母親張女士提起孩子不斷抹淚
臺海網(wǎng)12月29日訊 (海峽導(dǎo)報記者 余健平/文 陳巧思/圖 通訊員 詹雪梅)成長的日子里幾乎沒有母親的影子,駱宇豪從小和爸爸相依為命,感情很好。然而,病痛卻將他唯一的依靠——父親也奪走。2014年7月,駱宇豪成了孤兒,那年他11歲。
父親走了,宇豪放學(xué)回家,沒有父親做的熱乎飯菜,沒有父親在耳旁輔導(dǎo)功課,從那以后,開朗的宇豪變得沉默寡言,只知道埋頭學(xué)習(xí),生活上依靠姑姑的救濟和低保。
父親離世 他靠低保生活
“這孩子很乖,父親走了之后,學(xué)習(xí)成績還能保持挺好的,這不容易。”昨天中午,導(dǎo)報記者來到古樓南里宇豪住的廉租房時,他還沒有放學(xué),鄰居幾戶人家都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安安靜靜的,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
據(jù)了解,宇豪的父親本來就是低收入人群,帶著兒子租在廉租房里,苦的是前兩年得了癌癥,把僅有的一點積蓄都耗光了,走時幾乎沒能給兒子留下什么。前埔西社區(qū)居委會得知情況后,為宇豪申請了每月560元的低保補助,這些錢,宇豪只用來買學(xué)習(xí)用品和吃快餐,一頓飯一葷一素,十幾元錢,同學(xué)們組織的課外娛樂活動,他都不參加,能省則省。
生母再出現(xiàn) 他更沉默了
宇豪不在家,家門卻開著,屋里是他的生母張女士。平時,宇豪并不愿意和別人提及自己的母親,有人問起,他選擇背過身以沉默回應(yīng)。“我知道他爸爸走后,就回來照顧他了,但是誤解太深,他家人不歡迎我。”張女士說,她和前夫離婚之后,遇到了宇豪的爸爸,兩人沒結(jié)婚就生了宇豪,夫家一直不待見她,前幾年她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自己到曾厝垵租房子重新生活。說到這,張女士開始抹淚。
其實,讓鄰居們心疼宇豪的原因正在此,父親走后,出走多年的母親突然回來,使得家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得安寧。“他的姑姑說孩子母親一生完他就走了,現(xiàn)在再回來,不能接受,經(jīng)常吵架。”鄰居告訴導(dǎo)報記者,只要小姑子和張女士一碰面,總是大吵。
現(xiàn)在,張女士和宇豪住在一起,她有試著找一些諸如保潔員的工作,但正規(guī)的公司不愛請她,因為她是本地戶口,要多交三金。張女士說,她會陪伴在宇豪身邊,目前靠的是和宇豪同母異父的哥哥每月給她的一點生活費過日子。
想要幫助駱宇豪的話,以下是他的銀行賬號:廈門銀行,623019 59200 0213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