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康樂小學五年級(4)班昨天也上了一堂以“抗臺救災為愛堅守”為主題的活動課。這節(jié)課長40分鐘,由2名學生主持,大家觀看了關于臺風的視頻,還學習了災后防病指南等。
園南小學的老師們昨日也利用第一節(jié)課,為學生人手分發(fā)一冊《災后防病指南》,并進行了解讀和指導。
集美頂許小學和湖里實驗小學也通過主題教育班會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臺風,學習抗臺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感人事跡。
升旗儀式
讓孩子學會感恩
昨日,在受強臺風正面襲擊的翔安區(qū),革命詩人魯藜的家鄉(xiāng)內(nèi)厝鎮(zhèn),山村學校魯藜小學復課了。
這一天,學校還沒有電鈴,老師要用古老的敲鐘方式通知孩子們上課、集合……孩子們也在被臺風吹斷的旗桿下以特殊的形式“升國旗”。
一年(1)班的黃錦鵬在風災中受了傷。媽媽心疼他,想幫他請假,但小錦鵬始終不肯,因為他要去履行莊嚴而光榮的任務———升國旗。
他是升旗儀式的旗手,昨天,他忍著痛,和其他升(護)旗手一起扛著國旗,在國旗下上了“災后第一課”。
校長陳成全說,他希望孩子們要在大災中學會感恩,“為了讓同學們能準時復課,災后全鎮(zhèn)集中力量搶通了學校周邊受災道路;抗災中家長堅持送孩子上學;風雨里鄉(xiāng)村教師‘舍小家,衛(wèi)學校’堅守崗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崇尚的一種情懷。”
是的,就像“放牛班”的孩子許貴鎮(zhèn),一直是搭爺爺?shù)呐\嚨綄W校上學的。因為山村里已經(jīng)停電6天了,村里發(fā)電機電量有限,很多人家里的電動車都無法使用,復課這一天,小貴鎮(zhèn)熱情地邀鎮(zhèn)濤、佳恒等幾位小伙伴一起搭爺爺?shù)呐\嚿蠈W。
在課上,小貴鎮(zhèn)和他鄉(xiāng)村詩歌誦讀班的伙伴還集體誦讀了革命詩人魯藜的《泥土》、《花、歌、曠野》等勵志作品,與同學共勉:“山在眼前,家在心間,我要用我的生命和熱血守護著她。”許多孩子含著熱淚,上完了這特殊的一課。
臺風過后,除了魯藜小學之外,金尚小學也在家長志愿者的幫助下恢復了整潔,并在開學第一課升旗儀式上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
【特寫】
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行動起來
廈門網(wǎng)-海西晨報訊(記者許蔚菡)康樂小學有一個由家長和孩子自發(fā)組成的“石頭團”,18日下午3點多,在團長的一聲號令下,團員們前往外代小區(qū)搶險救災。
據(jù)團員之一、朱同學的媽媽說,風雨過后,湖里宜賓路上滿目瘡痍,看見自己居住的城市變成這樣,石頭團里的小伙伴們坐不住了。他們購置了手套、口罩,準備 好鐵鍬、鋸子,石頭團行動了。家長們干著扶樹等力氣活,小朋友們就在一旁撿樹枝、清掃樹葉。“看著他們認真干活的背影,感觸良多。”一名家長說道。
昨日,孩子們也七嘴八舌地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們說,參加救災行動,他們體會到平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苦。短短兩個小時,滿身臭汗、腰酸背痛,但他們看到被清理好的、整潔的道路,都很開心。“雖然是挺累的,但是環(huán)衛(wèi)工人、解放軍叔叔們更累。”
家長們也坦言,希望孩子們能體會到社會責任,學會感恩和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