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9月12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第一排桌子上擺滿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手機,到了期末,它們就能成為成績單上貨真價實的分數(shù)。
手機怎么變成了分數(shù)?這是嘉庚學院營銷學老師黃輝正在親身實踐一場對課程的營銷——收手機,讓同學們的注意力重回課堂。黃輝的舉動在網上引起熱議,前日,記者獨家采訪了他,了解活動背后的故事。
“存手機贏積分得獎品”,乍一聽,像是通信運營公司的促銷宣傳,但這就是黃輝的營銷模式。他鼓勵同學們在上課前上交手機,下課之后再領取。上交手機沒有強制性,但黃輝劃出平時成績中的10分作為獎勵——每次課只要交手機,就能加一分。到了期中,他還會自掏腰包買獎品,以獎勵從開學以來每節(jié)課都有交手機的同學。獎品大多是巧克力、果凍、餅干等小零食。
“分獎品主要為了大家開心,大小不是重點。”他說,強制同學上交手機必然會引起反彈,以加分和發(fā)獎品的方式更能被同學們接受,引導他們少當“低頭族”。黃輝介紹,活動從一年前開始,如果按每學期5個班計算,已有將近300名同學參與其中。“到了期末,大概有70%的同學可以拿到10分滿分,經過折算后,成績能多四五分。”他說,前兩個學期的運行效果不錯,不僅同學們上課的專注力提高了,課堂上的互動性也變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