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23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眼下,廈門古玩收藏品市場正經(jīng)歷一場“寒冬”。春節(jié)過完,一些商戶甚至不愿意延續(xù)舊業(yè)。以手串市場為例,記者了解到,雖然相較北方,廈門手串市場不算大,但市場同樣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萎縮。近兩年,菩提子、黃龍玉等藏品在價格步入巔峰后開始下降,一些手串甚至一落千丈。
【案例】
花幾萬元收藏手串結(jié)果大幅貶值
“我是北方人,早年在北方,要是手腕上不戴幾個手串,出門都不好意思。”劉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年開始玩手串,見證了手串市場的滄桑。2012年,劉先生入手了人生中第一個手串——帶金星的小葉紫檀,花了1000多元。“當時就是看朋友在戴,又聽說養(yǎng)出包漿(指古物器物經(jīng)過長年累月氧化之后,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來能如何如何升值。”兩年多,劉先生先后淘了幾十條手串,從菩提子到蜜蠟、綠松石,從小葉紫檀到黃花梨,前后共花了好幾萬。
“基本上都是跟風吧,市場上有人炒,自己大概了解一下,覺得這東西有升值潛力就下手了。”他說,光菩提子他就有好幾串,只要一有空就在盤菩提子,指望盤出包漿抬高其身價。
然而,手串并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大漲,這兩年反倒逐年下跌,菩提子就是其中的代表,“我2013年入手了一串6瓣的金剛菩提,花了將近2000元,當時指望它能升值,現(xiàn)在聽說只值幾百塊。”
【價格】
黃龍玉無人問津 椰殼一年內(nèi)降九成
文玩熱點藏品中,有不少早年被市場熱炒,卻跌倒在這兩年,身價“一落千丈”。
以黃龍玉為例,其原名黃蠟石,自從更名改姓后,價格一飛沖天,從一文不值的石頭數(shù)年間身價翻了上百倍。到2010年前后,好點的原石都要上百萬。但從2014年開始,由于供大于求,黃龍玉的價格開始急劇下滑,現(xiàn)在又回歸到以前的狀態(tài),基本上無人問津。
廈門資深業(yè)內(nèi)人士李文成說,崖柏是這兩年文玩圈里的“新貴”。以前幾乎沒人認識,2011年,一副崖柏作品標價3.8億元,引起轟動。所謂崖柏,是太行山懸崖枯死的陳化料,上面有很多小瘤疤,稱作雀眼,被拿來做成珠子。后來,湖北、四川等地一些人開始拿普通柏樹的根冒充太行山崖柏,崖柏的價格也直線下降,甚至幾十元就能買到。
前兩年開始,市場上又興起玩椰殼。椰殼不怕油和水,深受玩家喜愛,據(jù)說連和珅都為一條椰殼項鏈牽腸掛肚。一條8毫米厚的椰蒂料子2014年售價甚至上過5位數(shù)。去年,由于供遠大于求,椰殼一年內(nèi)價格降了九成。
【分析】
瘋狂擴張價格虛高
手串泡沫還會擠壓
手串屬于文玩類,大致可以分為木質(zhì)、石質(zhì)、珠寶、琥珀、海洋生物等幾大類。
業(yè)內(nèi)人士柯志烽表示,如今文玩收藏市場整體行情都在走下坡路,手串自然不能幸免。一文玩商家告訴記者:“這兩年,文玩商家生意越來越難做,來看的人多,出手的人卻很少,買較貴材質(zhì)手串的就更少了。”
柯志烽說,從整個手串類別看,價格掉了一大截。2010年前后,各類題材手串開始炒作,隨后核桃、花梨、菩提子等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到2012-2013年達到頂峰。瘋狂的擴張背后是貨品良莠不齊,價格虛高,出現(xiàn)產(chǎn)量過剩、供大于求。去年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不理想,各類手串迅速降溫。以金剛菩提為例,同高位時相比,價格差不多降了六成以上。業(yè)內(nèi)人士預計,未來手串市場整體上升空間不大,部分品類泡沫還會被擠壓。
【建議】
回避前期爆炒產(chǎn)品
投資做到人無我有
柯志烽說,雖然文玩市場整體不大景氣,但是也有小部分品類價格依然堅挺,比如綠松石、蜜蠟,以及一些老料黃花梨、小葉紫檀。據(jù)了解,近年來,5年間綠松石價格上漲了20倍,1克品相優(yōu)的綠松石價格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元。綠松石礦產(chǎn)資源緊缺,國內(nèi)主要產(chǎn)區(qū)對礦限制開采;不少商家都囤積居奇。
從這幾年文玩市場的變遷看,可復制再生的東西價格不穩(wěn)定,特別是前期被市場爆炒的,也最容易被市場拋棄。他建議,有意向投資文玩的市民,最好看到那些稀缺的或是頂級的藏品再入手,買對的肯定保值。另外,還要懂得挑那些比較有特色、有亮點的東西,做到人無我有。
李文成說,市民如想入手手串,建議投資那些中上品的,但這樣的藏品假的也多,要注意識別。像菩提子,以四大菩提子中的鳳眼菩提為例,據(jù)其生長特性,成熟果核中,小于1公分的鳳眼比較少,每小一點,價格可能差上萬。再比如海南黃花梨,要投資帶鬼眼的老料。小葉紫檀也是,要選擇帶金星、會沉水的老料。“市場上有些紅色的小葉紫檀,是速成林制作的,密度、油性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