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5月17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看起來肉肉的一團,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近日,市民夏先生在海滄湖湖邊晨練時,撿到一只不明生物。記者多方求證,確認(rèn)該物種為海兔。
夏先生說,當(dāng)天早晨6點左右,他在海滄湖湖邊晨練時,看到退潮的岸邊有一團肉乎乎的物體,有小孩拳頭那么大,半透明,還在微微蠕動。夏先生很好奇,請教了多位有打漁經(jīng)驗的東嶼村村民,都沒人知道這是什么動物,于是先將這個“怪物”帶回家,隨后又送回海滄湖放生。
記者看到,這個“怪物”全身軟綿綿的,深褐色表面有狀塊斑點,肚皮為灰白色,看上去像無殼的蝸牛,一頭有觸角,背部有條縫,像一張“大嘴”,里面包有卵狀黃色物。根據(jù)記者拍攝的照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說,從外觀看,不像是有殼的生物,但看不出是什么。記者又聯(lián)系廈門市海洋與漁業(yè)研究所工程師翁忠釵,看完照片,翁忠釵確認(rèn)這是“海兔”。
小資料>>
“海兔”
據(jù)了解,“海兔”不是兔,而是螺類的一種,它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特殊成員。它們的貝殼退化為內(nèi)殼,主要存活在淺海灘涂和潮間帶等地方,是雜食軟體動物,以海藻為主食,在中國沿海尤其東南沿海都有分布,以往在廈門馬鑾灣、筼筜湖等都較常見,現(xiàn)在由于人為活動多,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