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施工部門描述,這條神奇的彩色滲水道路,透水性極強,透水率高達90%。
和目前廈門最為常見的瀝青路面和透水磚相比,其透水能力究竟如何?
導報記者準備了3瓶500毫升的水,并用表計時,對3種不同材質路面的滲水能力進行現場PK和試驗。
導報記者首先將一瓶水全部倒入瀝青路面,在大約1分鐘的時間里,這些水并沒有立即滲透,而是一直滯留。幾分鐘后,路面上的水一部分向外擴散,另一部分才開始慢慢往下滲透,整個過程持續(xù)了數分鐘之久,瀝青路面上的水才慢慢“消失”。
隨后,導報記者再將另一瓶水倒入旁邊的透水磚。水流漸漸向下滲透,相比于瀝青路面,透水磚的滲水能力明顯好許多,大約兩分鐘,這些水大部分被吸干。
導報記者將第三瓶水倒入彩色滲水路面。滿滿一瓶水一經倒出,便立即向里滲透,水當場就被滲透一空。在同樣的“吸水”競賽中,相比于透水磚,彩色滲水路面滲水速度更快、更徹底。
通過這一試驗比對,3種材質路面滲水能力,彩色滲水路最優(yōu),透水磚次之,瀝青路面滲水性最差。
專家解讀
吸水道路可望緩解內澇
去年“5·16”特大暴雨,40年一遇的降雨量,讓廈門一片汪洋。
之后,廈門又發(fā)生幾場內澇。而在追問內澇的諸多根源中,不少專家都將其中的一大禍首指向“路面硬化”。
痛定思痛。去年以來,廈門對一些市政路段,進行了透水改善。那么,吸水性更強的彩色碎石道路,能進一步緩解廈門內澇嗎?
根據此前測驗,彩色碎石道路透水率最高可超過90%。對于具體的透水率,市政建設部門的一高級工程師向導報記者表示,具體透水率還有待檢測,但從目前已經進行的多次技術測量,其透水能力確實較為出色。
德國城市滲水道路新型材料有利于美麗廈門建設。一位業(yè)內專家說,在城市盡快推廣新型滲水道路,特別是目前正在全市推廣的人行道、自行車道、慢行道,意義特別重大。這位專家舉例說,像環(huán)島路的木棧道,盡管用進口木材,但才幾年便到處殘垣斷壁,破爛不堪。如果用德國城市滲水道路新型材料,便可以有效杜絕積水現象。另一方面,自行車道、慢行道路面窄,如果鋪瀝青路面,不適合大型機械施工,路面很難平整,難免出現凹凸不平的坑坑洼洼。
據了解,國內的四川成都,重慶,青海等許多城市,已陸續(xù)開始使用德國城市滲水道路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