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警方對外通報了2018年廈門110的接警情況,去年一年共接到市民各類報警求助電話、短信、微信249.9萬個,警方共調(diào)遣出警87.7萬次。這其中,只有10.5萬個是公安求助類警情,75.9%的求助信息都不屬于公安機關的職責范圍。警方提醒市民,為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大家一定要牢記:危、難、險、急才撥110。
情況
非警務報警“涌向”110
急需警方救助的或受阻
警方說,去年110報警服務臺接到的75.9%報警求助電話,都不屬于公安機關的職責范圍,當這些非緊急、非警務的報警電話都“涌向”110報警服務臺時,不僅浪費公共資源,還可能導致真正急需警方救助的人員打不進報警電話。
警方稱,目前110只受理以下事件: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危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或者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自然災害、治安災害事故、火災交通等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危及公共或群眾安全迫切需要處置的緊急求助;公安機關及人民警察濫用職權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案例
與女友分手很傷心
竟編造“警情通報”
去年,廈門110共接到騷擾電話近3萬個,警方依法處置126起嚴重騷擾110、報假警等案件,下面就是其中一起典型案例。
去年8月20日,馬巷派出所接到一名房東報警,說房客李某服用藥品并稱要見父母最后一面。民警趕到現(xiàn)場時,卻發(fā)現(xiàn)李某并無異常。
不久,民警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一則“警情通報”,內(nèi)容為:“8月19日晚上,翔安警方接到一男子報警,稱好友李某死于出租屋內(nèi)……”民警說,這則“警情通報”很可疑,明明李某還好好的,怎么網(wǎng)傳“死”了?民警隨即又趕往李某住處,李某這才說了實話。他說前幾天和女朋友分手后,他非常傷心,于是捏造了一則自己死亡的“警情通報”,想讓女友回心轉(zhuǎn)意。
李某因此被警方行政拘留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