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
一個模型要用2個多月打造
導報記者昨天體驗的地鐵站點,可是耗費了許多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精力和智慧。
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副總工程師李明洪介紹,一個站點就像一幅畫,需要四五十個專業(yè)人員,在同一張白紙上共同作畫。畫上集成了各類相關信息,對地鐵站臺進行實景還原,僅一個站點,約需耗費2個月才能建成模型,最后再變成動畫,做成虛擬體驗。
他解釋,VR虛擬現(xiàn)實是BIM三維模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廈門地鐵是全生命周期應用BIM三維模型,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
眾所周知,施工需要先出設計圖紙,但廈門地鐵在設計階段,就引入了BIM技術,把設計從紙變成了三維模型,設計可視化,直觀設計環(huán)境,從模型中得到圖紙,減少“錯漏碰缺”。利用三維模型,可以模擬人員應急疏散、人的視線,體驗標識標線等設計效果,大大提高了設計生產(chǎn)率和質量,減少設計返工與施工中的設計意圖曲解。
施工階段,利用協(xié)調好的模型,給出優(yōu)化過的施工圖紙進行施工,模擬機電設備安裝順序、管線安裝順序,避免安裝錯誤,提高機電安裝設計的準確度和效率。通過采用BIM新技術提升項目管理水平,降低工程建設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縮短建設工期3個月以上。
運營階段,運用項目信息集成系統(tǒng),集成各類相關信息,輔助設備維護管理,對壓力管線等故障進行應急處理。同時可實現(xiàn)查詢重要設備的維護與各項信息、資產(chǎn)信息管理、機房設備查詢與維護、查找故障控制設備等。
規(guī)劃
開發(fā)小動畫小游戲
通過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市民可以直觀了解車站內部構造、出入口設置、裝修風格等,還可通過進站購票、檢票入站、下站臺乘車等流程提前了解乘坐地鐵的過程。
后期,廈門軌道交通集團還將推出應急演練的VR體驗,如讓市民體驗各類危險情況下的人流緊急疏散,了解在地鐵發(fā)生緊急情況時如何沉著應對,將安全教育與虛擬體驗相結合。
同時還可以在VR體驗中加入游戲過關等元素,推出小動畫、小游戲,提高娛樂性,寓教于樂地進行安全風險教育。
鏈接
什么是BIM技術?
此次的虛擬體驗,得益于廈門地鐵系統(tǒng)性地應用BIM技術和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輔助裝修設計。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建立起地鐵建設模型,利用三維模型進行虛擬建造。VR虛擬現(xiàn)實是BIM三維模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