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舊事

深青古驛站(陳季玉攝)
沿著小道穿過門樓,才能真正看到古驛樓全貌,兩層的門樓,下層基柱由石塊堆砌,上層為磚木結(jié)構(gòu),并刻有“驛樓古地”四個大字,林得時介紹說,這門樓其實就是古時“深青驛”的瞭望樓,站在驛站的門樓可看到前兩華里的地方有一個路亭,路亭可看有無驛馬過來、有無驛兵送信,提前準備迎接。

來到二樓,則可體驗古時門樓值班驛使的視野,如今橋頭榕樹生長的地方,曾經(jīng)是古驛站的洗馬池,通常信使到達后就會下馬,由驛使帶入驛站休息,鼎盛時期,深青驛站里配有80名驛使,50匹馬。人員騎著馬匹過來,將公文交接給深青驛站的人員,深青驛站的人員騎著馬,再趕往下一站,一站一站地往下交接。

深青橋
與古驛樓正面相對的便是深青古橋,這座古橋始建于南宋時期,因為溪水流經(jīng)這里會由濁變青,所以得名“深青橋”。元朝時期,周邊的驛站重建搬遷到了這里,因此被稱為“深青驛”,這個驛站也成為泉州、漳州等地區(qū)之間互相來往傳遞信息的必經(jīng)之地,一直沿用到清朝光緒年間才被終止。
村民介紹,如今村里聚居的區(qū)域就是曾經(jīng)的驛口街,古時有不少人在街道兩旁擺攤設(shè)點,為驛使提供飲用、住宿,逐漸聚集形成了深青村。世世代代的深青村民便在這里生活、勞作,深青驛也成為了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