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嘉賓共同點亮“樂活樹”。(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一線參與抗災救災的兩岸義工代表及在廈臺商代表講述“暖城”故事。(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市民參觀抗御臺風重建家園攝影展。(鄭偉明攝)

配樂詩朗誦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的《錯誤》。(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創(chuàng)意水晶球表演《靜之美》。(鄭偉明攝)

尚鼓樂《太極》。(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少兒舞蹈《團團圓圓》。(本報記者張奇輝 攝)
臺海網(wǎng)10月2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2014年,兩岸同胞首度攜手,在廈門海滄種下了“樂活種子”。如今,這顆“種子”已長成了郁郁蔥蔥、碩果滿枝的“樂活樹”。22日晚,在廈門滄江劇院,2016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jié)拉開帷幕,兩岸同胞共同分享這一喜悅。
樂活“種子”長成“樹”,離不開兩岸同胞的精心呵護,更得益于海滄這片沃土,這個大陸最早、最大的臺商投資區(qū),用它的家園、人文、創(chuàng)業(yè)情懷,澆灌和培育這棵“樂活樹”,一掃強臺風陰霾,為兩岸同胞的生活開啟詩意和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