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度 志愿者不斷涌現(xiàn)
“七一”快到了,在華中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小學(以下簡稱華師附?。┯羞@么一群黨員志愿者,他們用愛來迎接黨的生日。
昨日上午,華師附小黨支部“扶瑤助夢”志愿小分隊在海滄阿羅海城市廣場開展“扶瑤助夢,義賣起航”活動,“我們通過義賣活動,來幫助汪瑤工作室,幫助更多像汪瑤一樣勇敢有愛的追夢人。”華師附小黨支部“扶瑤助夢”志愿小分隊發(fā)起人林虹利告訴記者。
汪瑤是名“80后”,染上了罕見的“煙霧病”后,她仍用畫筆畫出了自己的人生,并于去年在廈門成立了個人工作室。林虹利是華師附小的黨支部委員,在她的倡議發(fā)起下,華師附小黨支部“扶瑤助夢”志愿小分隊正式成立。林虹利說,他們將與汪瑤工作室長期合作,定期開展活動,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
如林虹利般的志愿者不斷在海滄“涌出”,一個個志愿者就像是一支支火炬,閃耀著可貴的文明之光。他們身體力行地鍛造城市志愿精神。
人物聲音
海滄區(qū)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章國炎:
將在更高層面
探索發(fā)展路徑
在海滄有很多全國志愿服務領域的品牌項目,海滄兩岸義工聯(lián)盟、“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等志愿組織、志愿項目獲得了國家級殊榮,但這對海滄來說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海滄志愿服務“有制度、有廣度、有深度、有熱度”,通過制度化讓志愿服務更加規(guī)范,通過專業(yè)培訓等提升志愿者的專業(yè)水準。我們還發(fā)動人人參與,讓志愿服務在海滄持續(xù)升溫,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和諧氛圍,讓百姓把志愿服務當成一種需求,讓志愿服務成為百姓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接下來,我們將站在更高的層面探索發(fā)展路徑,繼續(xù)成為典范。



